過春節什麼叫有春沒有春 無春年的規律總結
2025-07-08 14:13:11
在過春節的時候,人們常說有春和沒有春,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每年的春節都是中國人十分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有許多傳統風俗的存在,了解關於春節的相關傳統,也能讓我們在過春節的時候擁有更好的年味。
有春沒有春
春節有春沒有春實則指是否是無春年。「無春年」是指一年當中從農曆正月初一到臘月三十日全年都沒有立春。如:2021年就是「無春年」,2021年立春是公曆2月3日,而2021年春節是公曆2月12日,2022年春節是公曆的2月1日,下一個立春日是2022年2月4日。按照農曆來看,2021年是沒有立春的,所以2021年就是「無春年」被叫做沒有春,其它年份說法類似。
歷年無春年的舊俗
關於寡年的說法有很多種,其中,流傳最為普遍的一種是,寡年無春,不宜結婚。
最初人們只是把這種年份簡單地叫為「無春」,也叫為「寡年」,後來又根據「寡」的字意,演繹為「寡婦年」,這樣便有了「寡婦」意思。舊俗認為,春天是播種的季節,也是男歡女愛的象徵,「無春」之年是無法懷春的,故有「寡年」不宜婚嫁之說。
無春年的規律總結
春節在2月3日以前的歲首一定有立春。
春節在2月4日的一般是立春在歲首的單春年,少數是無春年。
春節在2月5日的一般是無春年,少數是立春在歲首的單春年。
春節在2月6日-14日的一定是無春年。
春節在2月15日的有的是無春年,有的是立春在歲末的單春年。
春節在2月16日的一般是立春在歲末的單春年,少數是無春年。
春節在2月17日以後的一定是立春在歲末的單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