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掃墓有什麼意義 上墳祭祖需燒紙
2025-07-07 17:47:10
中國存在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每個傳統節日的到來,我們都需要提前去了解,其中當重陽節到來時,有許多事情是適合做的,也許多事情是不適合做的,民間的認為重陽節可以掃墓,那麼在這一天掃墓有什麼意義呢?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重陽節掃墓的意義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舊時按慣例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掃墓。至今,在浙江桐廬、福建莆仙及臺灣、新加坡等不少地方,人們在九月九日仍「備豬羊以祖」,稱為秋祭。據了解,如今珠三角的孔子後裔,每年重陽也會到廣州白雲區的鳳鳴古冢祭祖——拜太公,是為家傳古風。
上墳祭祖燒紙怎麼做
祭祖掃墓,首先親人來到墳墓前要除草、添土,修整好墳頭。民間普遍以為,逝者住於地下,墳穴是房屋,墳堆便是房頂。經雨水衝涮,雜草叢生,墳堆多有破毀。所以要除草、填土,在墳沿修排水溝,防止雨水衝人墳中。在修好墳墓後,先把供品陳於墳後, 祭「土地公」,後再把供品陳於墳前祭逝者。祭拜時點燃香燭,祭罷燒紙錢,或把紙錢壓在墳頭。
重陽節祭祖的宜忌
為提防容易碰上陰靈,所以拜祭時最好在日間進行,在黃昏之前完成。拜祭的時候,最好佩帶一些佛咀或護身咒,以祈佛菩薩保。此外,通常都不宜於「重陽節」及「清明節」這段期間在墳墓附近拍照。更謹慎的辦法,便是在出門之前,在家中預備聚寶盆,在盆內預早擺放金銀衣紙,拜祭祖先後回家,在未進入家中,先把聚寶盆內的金銀衣紙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