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為什麼吃莜麵 多吃莜麵年年有"餘"
2025-07-18 04:36:09
眾所周知中國是個人口大國,所以在吃上面的講究也很特別。不過地區不同地區都有不同的吃法在過春後更是有特色的傳統食俗存在。許多地區會在春節正月初十當天吃莜麵,那麼吃莜麵有何說法呢?在這一天我們還適合做什麼?
正月初十吃莜麵
在正月初十這一天吃莜麵有很好的寓意,其實一是莜麵魚魚「莜魚」二字諧音「有魚」,「年年莜魚」取「年年有餘」的意思。春節期間,一家人團圓,笑語滿堂,大人孩子親自動手搓魚魚。手藝高的「巧手搓來玉色勻,壓匾佳人纏臂金」;手藝差的「蛇吃麻雀不勻稱,笑得阿娘肚子疼」。不管搓得比較醜還是比較好看都有寄託至自己的意念,有美好的寓意,也代表了未來的憧憬,不失為一種傳遞正能量的美意。二是春節期間吃莜麵魚魚,對肥膩飲食是一種調節,無論舌尖的欲望還是養生健康,都是一個特別好的主意。
關於莜麵的介紹
莜麥,其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期短,成熟後子實容易和外殼脫離,磨成粉後可食用,就叫莜麵,也叫裸燕麥麵,又叫莜麥麵,這種植物的子實也叫莜麥。由莜麥加工而成的麵粉。經過精細製作成為食品。莜麵的營養成分很高,是其他面試的7倍以上,可與精麵粉媲美。另外,莜麵還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食品,多吃一些可以美容養顏,更有利於減肥保持良好的身材。
大年初十的活動
1、在每一年的正月初九的晚上十二點一過,將花燈掛起來。在風俗傳統中,搶在初十零點之時掛上「頭燈」,燒上「頭炷香」,這著實是件讓人得意的事情。所以,雖說是初十掛燈,但等到天光大亮的時候,社稷壇上早就已經掛了花燈。
2、這一天,民間忌動石器,不搬石頭,習慣祭祀碾神、磨神、碓臼神、泰山石敢當神等等。過去在除夕於這些石器上貼春聯後,正月初十日以前,是禁止使用的。過了正月初十日,則可以開封使用,沒有其他的說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