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哪裡需要拜臨水娘娘?正月十四需要做什麼
2025-06-19 05:12:10
正月可以說的上是一年中最喜慶的一個月了,因為在正月份,有一半的日子都是非常講究的,而正月十四作為元宵節的前一天,人們自然會做許多的準備,民間有「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的說法。
什麼地方拜臨水娘娘
福建、江蘇、浙江及東南亞一帶多拜「臨水娘娘」。在南方地區,「臨水娘娘」的廟宇非常多,有一百三十多座,其影響力非常大。在民間,「臨水娘娘」有「陸上媽祖」之稱。除了祭拜「臨水娘娘」之外,在浙江省紹興市的新昌縣,還有正月十四喝「亮眼湯」的風俗。民間有個說 法,這種「亮眼湯」一喝,就說明春節也快要結束了。
正月十四拜臨水娘娘
漢族民間將正月十四這一天稱為「臨水娘娘」(又稱「順天聖母」)的誕辰。傳說臨水娘娘姓陳,是唐朝大曆年間的人,後來成為了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於是漢族民間立祠供奉,稱為「臨水娘娘」、「順天聖母」。古時候,婦女是很沒有地位的,臨水娘娘是她們在那個時代為自己塑造的一位保護神,拜臨水娘娘也是她們畏懼難產時鼓舞自己的一種方式。
正月十四的風俗
1、送蠐蟆兒。遂寧市蓬溪縣新秀鄉的普通百姓另有祈願「絕技」——每到正月十四這一天,普通百姓就鑼鼓喧天、唱著民謠歌曲,將掛著「蠐蟆兒」小燈籠的竹竿插到田裡、河灘地,別名「送蠐蟆兒」。
2、食糟羹。元宵節是中國四大傳統民族節日之一,因元月為一月,而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故又稱「上元節」。在我國全國各地的上元節主題活動如出一轍,街頭巷尾鑼鼓喧天,大家賞燈,猜燈迷,吃湯圓,變成世代相沿的風俗慣例,傳統節日名字也演變為「元宵佳節」。在台州市,元宵佳節為正月十四,其歡樂氣氛也擁有 不同尋常的特點和內函,台州市元宵夜吃糟羹也是在全國各地獨一無二。
3、試彩燈。人們為元宵節做的準備,在這天,中國民間和官府都會構建燈棚,懸燈結彩,並且提前了解一下元宵節的活動,提前試試元宵節要用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