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踩高蹺的寓意 元宵節的習俗
2025-06-22 13:50:10
說起元宵節,除了有吃元宵和賞燈這樣的習俗傳統習俗外,我們還不得不提起另一項傳統的活動,那就是踩高蹺,元宵節踩高蹺是從我國古代起就已經有了的活動,而作為傳統的慶祝活動之一,元宵節踩高蹺也是有一定的寓意的。
踩高蹺的寓意
因為「高蹺」的諧音是「高瞧」,意思是在新的一年開春以後,人們須高瞻遠矚,所以,在高蹺上走的時間越久,預示著這個人能不能長時間高瞻遠矚,所以這項活動的群眾基礎非常廣泛。踩高蹺時,人們踩在高高的木桿上,身體隨之升高,因此也有步步升高之意。例如甘肅酒泉等地方就有「過新年,家家快樂;踩高蹺,步步登高」的習語。
元宵節有哪些活動
1、送孩兒燈: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
2、迎紫姑: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是廁神。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並佔眾事。
3、走百病:在元宵節這天,婦女們紛紛著節日盛裝走出家門,成群結隊的走橋渡危,登城,摸釘求子,直到夜半,始歸。
與元宵節相關的古詩詞
《元 宵》(明) 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