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 端午節的由來和傳說
2025-06-27 15:01:10
為了慶祝每個傳統節日的到來,人們都會通過做一些美食來迎接它們。而每個節日的習俗又是不一樣的,所以,都是有針對性的,我們知道春節要吃餃子,中秋要吃月餅,其實,都是有講究的,而端午節就要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的寓意和象徵
1、紀念屈原:端午吃粽子,現在人們普遍公認的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
2、「粽」驅蛟龍: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對他說:「你們祭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後來要用艾葉包裹,用五色絲捆起來,蛟龍最怕的是這兩樣東西,這樣就不用擔心被蛟龍再破壞了!」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
端午節的由來和傳說
端是「開端」,萬事之初的意思。午,中國古代以天幹地支的組合記年,又以地支記月份,一月為寅,二月是卯,依次排開,五月就為午,因此五月就是午月,端午意為午月的開端。
「五」「午」相通,時維夏天,所以端午節又稱為五月節、艾節、夏節。因午步入「陽辰」,午月,端為陽夏,所以端五也叫「端陽」。月五日五,所以叫做重五節。
時值仲夏,法正天中,此時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汙闢邪祛災,「午日以蘭湯沐浴、」「浴蘭怕兮沐芳華」,故端午節又叫做天中節、浴蘭節。至於為什麼叫女兒節、詩人節、龍日等等,皆有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