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大年初五破五不拜年 祭財神可得財
2025-07-12 06:12:10
自古以來春節拜年是家喻戶曉的一個傳統風俗,因為只有在春節期間去拜年才能夠互相傳遞祝福,讓我們過年更加的吉利更加的熱鬧。但是在拜年時我們需要注意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大年初五受破五的影響並不受一個適合拜年的時間。
初五破五不拜年
正月初五,俗稱為「破五」節,因民俗認為之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由於這一天承擔了太多人們的希望與憧憬,所以古代這一天的禁忌就特別多,比如在這一天必須吃餃子、不能用生米做飯、不準婦女串門等,所以這一天自然也不適合出門拜年。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把一切「晦氣」、「窮氣」都趕跑!反映了人們辭舊迎新,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正月初五不出門的說法
清朝的《燕京歲時記》中有記載:初五日謂之「破五」,婦女不得出門。《清裨類鈔》同樣也有著的記載:正月初五日為破五,婦女不得出門。傳說是當年姜太公封神的時候,將自己老婆封為了窮神,並且命令她「見破即歸」。所以,後來的人們為了躲避窮神,把這一天成為「破五」。在這一天人們就宅在家中不出去串門,就是為了避免遇到窮神,讓自己這一年都會貧窮而不能發財。有的人會認為,這一天出來串門不僅會遇到窮神,還會在串門的時候把窮神帶到別人家,讓財運大受影響。因此,這一天最好是不要出門的,就算是不去別人,出去之後回到自己家,也會招惹來窮神。
大年初五風俗
在正月初五這一天要祭財神,祭財神不僅是南方的傳統,在我國北方的很多地方都會在正月初五祭財神。民間傳說財神也稱五路神,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因此,每到春節期間,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菸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願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可以有一個不錯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