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民俗:送窮日 春節年俗大盤點
2025-07-12 07:40:10
自古以來春節都是我國人民十分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在春節到來之前民間就有各種各樣的準備措施,而當春節到來之時每一天更是不一樣。正月初三這一天又叫做送窮日,那麼在這一天有哪些風俗傳統呢?
正月初三送窮日
正月初三俗稱為「小年朝」,也稱為「赤狗日」。傳說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會不吉利,故傳統的年初三為「兇日」,不宜外出,更沒有人走親戚。有些地方「兇日」又演變成「忌日」,如甘肅天水便有正月初三「送先人」的習俗。中國南方、北方均有年初三不拜年的傳統,據說年初三跟誰拜年,就會跟誰吵架。另外「赤」字有「赤貧」的意思,所以民間也不在這天宴客,認為會衝犯「赤狗」,帶來貧窮。客家年初三的「送窮」,其民俗思想來源於古老的「赤狗」信仰。
初三用水需注意
大年初三是水神生日,浪費水會招窮神。水也是五行之一,也是重要資源。但其實大多人常在生活中不知不覺就浪費水,最常見的如:洗澡丶漱口時的空擋沒把水關掉丶喝水時裝上滿滿一杯,卻只有喝一半,然後倒掉。這些都無形中的浪費,常被你我忽略。但「水」在風水中是直接代表財富的,每浪費一滴水,都直接會使你的財富跟著不見,尤其是在大年初三的時候。
春節年俗集錦
在民間有流傳的農曆新年習俗歌當中提到「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窮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尋春去,初八八不歸,初九九頭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火明,十五祈完燈,採青走百病。」正所謂大年初六求順扔窮鬼。正月初六"送窮",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又稱"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