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大年初四可以拜年嗎 年初四要拜年
2025-07-23 19:17:10
拜年是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其中一個習俗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習俗,因為拜年不僅是聯絡雙方的感情更是為他人帶去新的一年的祝福,所以拜年這一習俗已經流傳了幾千年的歷史幾乎是和春節一樣長的時間,不過在春節那麼多天裡面,有一些日子是在民間的說法裡不能拜年的,大年初四會在這裡面嗎。
大年初四可以拜年嗎
大年初四可以拜年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嶽家、初三、初四拜姑母姨母舅父、初三、初四拜老婆的姑母姨母舅父。走親訪友,初一或初二必須到嶽父、母家 , 並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 , 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座談等。
拜年有哪些講究
如給朋友拜年 , 一進屋門 , 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 , 如比自己年長 , 仍應主動跪拜 , 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 , 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 , 寒暄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 , 應擇日回拜。大約從清朝時候起 , 拜年又添 " 團拜 " 的形式 , 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 :" 京師於歲首 , 例行團拜 , 以聯年誼 , 以敦鄉情 "," 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 , 飲食宴會 , 作竟日歡 "。
秦漢以來萬千的風首朝賀。自明清開始 , 拜年次序是 : 首拜天地神帙 , 次拜祖先真影 , 再拜高堂尊長 , 最後全家按次序互拜。對尊長要行大禮 , 對孩童要給賞賜 , 平輩間拱手致語。拜親朋的次序是 : 初一拜本家 ; 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嶽父等 , 直至十六日。現代多行團拜 , 歲末郵寄賀年片和賀年信。
古時 " 拜年 " 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 , 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 , 也要施禮道賀。宋代 , 親朋好友之間會相互送貼致賀 , 這就是早期的賀年片。到了明代 , 賀年片設計更加完美、精緻 , 帖上不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 , 還寫上了 " 新年快樂 "、" 吉祥如意 " 的祝辭。
大年初四有哪些習俗
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籮 ( zh ē lu ó ) 。 所謂折籮 , 就是把初一到初三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 折籮 " 是老北京以及河北地區的一個特有名詞。這一天全家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大雜燴 , 打掃年貨。室內撣塵 , 屋內掃地 , 垃圾堆到院中準備 " 扔窮 "。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請大小夥計 , 分發紅包。宴會有酒有菜 , 酒後慣例是吃包子。掌柜的親自夾包子 , 包子放誰碗中 , 誰就被暗示已被解僱 , 被辭退之人飯後自動收拾行李告辭 , 所以這頓便宴俗名叫 " 吃滾蛋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