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去寺廟拜財神 民間傳統風俗盤點
2025-07-16 05:33:10
在我國各地每當過春節的時候都有屬於當地的傳統風俗特色,正因為有區別才使我國的文化變得豐富多彩,在正月初五當天我國各地都有迎接財神的一個傳統,在迎神時我們需要去寺廟拜財神,有許多風俗禁忌要點也十分重要。
年初五拜財神
大年初五這天民間家家戶戶都會拜財神的,隨著上千年的風俗習慣的演變,全國迎財神的日子主要集中在大年初一、初四、初五,而且一般從初四晚上到初五,算是連續兩天都在接財神,是過年期間最為盛大的傳統活動之一了,體現了文化的傳承和中國人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期待。
民間傳統迎財神儀式
迎財神之前要提前打掃好衛生,在家中懸掛「上串金元寶、下墜金鯉魚」等掛飾,象徵「金光閃閃,年年有餘」,然後在初五的淩晨或上午舉行迎財神儀式。在初四晚上十二點就要備好的祭牲、糕點、果品,上好老酒,接著點香、燃燭,恭敬財神。一般都會敲響金鑼、放炮仗,以爭先為「利市」,俗稱「搶路頭」。祭拜財神時,要親自向財神求財,說的話要誠懇、實在、規距,不虛偽、不欺詐,才會有好的運勢。迎完財神後,在路上若是與街坊鄰居見面,要打招呼的,互說「恭喜發財」,討個好兆頭。
大年初五的風俗
大年初五也被稱作破五節,傳統習俗認為之前諸多禁忌,過了此日皆可破而得名。因為該日寄託了人們對未來一年生活的美好希冀,所以古代這一天的風俗就特別多,比如在必須吃餃子、不能用生米做飯、不準婦女串門等。人們黎明就起來了,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每間房屋裡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轟將出去,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打掃衛生則是進行徹底的大掃除,從每間房屋裡把垃圾掃出門外,和爆竹一起把晦氣都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