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南方氣候常有冰凍
2025-07-01 09:44:10
在我國存在有許多的俗語,每個俗語的存在之所以能夠廣為流傳,正是因為他與我們生活當中的一些氣候變化條件以及古人留下的經驗有一定的聯繫。在小寒節氣人們常說:「小寒不寒清明泥潭」,節氣的變化也頗有特點。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不寒,證明氣候異常,氣溫偏暖,可能會因此導致在未來的清明時出現相對較多的降水概率。「清明時節雨紛紛」,當然就會讓過去土街土路的農村人出門時被迫踩泥了。氣象學上有說法是,強冷空氣的震蕩周期為30天左右。「小寒不寒,清明泥潭」,算起來正好是應了較長時間的2個30天的運行規律。所以,小寒不寒,清明泥潭,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節氣小寒介紹
小寒是24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是幹支歷子月的結束以及丑月的開始,時間是在公曆1月5-7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285°。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冬天寒冷的程度。俗話說,「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節氣之內。但這只是一般性的規律,少數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一些。對於中國來說,這個時候正式值「三九」前後,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小寒節氣氣候特點
南方常有冰凍。中國南方地區冬暖顯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凍,最低氣溫在零下10℃左右。而華南北部最低氣溫卻很少低於零下5℃,華南南部0℃以下的低溫更不多見。華南冬季最低氣溫不低,有利於生產,也適宜發展多種經營。「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的柑桔,生長一般要求最低氣溫不低於零下5℃、年溫高於15℃,華南內絕大多數地區都能滿足,副熱帶植物也幾乎應有盡有。只所以如此,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應當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