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節氣有什麼特點和風俗,詳情解析
2025-06-18 09:27:08
西漢以來,歷代都用二十四節氣來指導農業生產,指導農業生產如何順應農時,春分對農業種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深遠的影響,例如,如何按節氣安排農活,如何進行播種、田間管理、收割等農業活動,都和春分這個節氣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繫。
春分節氣有什麼特點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適逢每年公曆3月20日或21日,當太陽到達黃經0度 (春分點)時開始。因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明史,歷一》曰:「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
春分分為三候
「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意思是說,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大空便要打雷並發出閃電。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春分一到,雨水明顯增多,我國平均地溫已達到10℃以上,呈現出一派草長鶯飛的景象。
春風的風俗
1、豎蛋:在每年的春分這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
2、粘雀子嘴: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元,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