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R15作為國內第一個吃螃蟹的機器 風險還是非常大的
2025-01-21 03:47:12
2018年雖然已經到了3月份了,但是手機行業的競爭才剛剛開始,打頭炮的就是OPPO在前幾天正式公布了即將發布的R15新機了。而R15也可以是2018年開年以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新產品,再加上OPPO本身的品牌效應,業內外的關注度自然也是非常高的。但就像那句老話說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風險與機遇並行,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現在的OPPO R15這款產品。
根據目前的已知曝光消息來看,OPPO R15將會拋棄前幾代產品的金屬機身而改用玻璃材質,邊框方面似乎也以高光金屬材質來與正反的玻璃進行呼應,以起到更好的視覺效果。而手機的正面則是這一次OPPO R15最大的亮點所在,那就是類似於iPhone X的劉海平設計,這也讓OPPO R15成為了國產手機中首個採用「小劉海」屏幕的新產品。但就是這個設計,讓R15站在了風口浪尖之上,等待著著未知的命運。
「劉海屏」我們其實已經非常熟悉了,2017年9月份發布的iPhone X手機第一次讓手機的正面屏幕以一種新的形態展現在世人面前。與之前設計極為保守的幾代iPhone產品相比,iPhone X帶來的視覺衝擊力無疑是巨大的,不過頂部劉海區域的美觀問題也讓很多用戶對iPhone X的態度並不友好。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iPhone X頂部劉海雖然不怎麼好看,但是在視覺效果的提升方面以及功能性方面,還是無人可以超越的。畢竟人家一個頂部劉海集成了十多個傳感器,還有著目前行業內最強的面部輪廓識別方案,這都是滿滿的黑科技啊。
反觀國產手機這邊,前段時間網絡上曝光出來的「主流手機廠商2018年正面屏幕造型」的圖片也是引起了軒然大波,大家的核心討論點也只有一個:太「像」iPhone X了。其實這樣的情況在當時iPhone X發布的時候就已經預料到了,只不過沒想到這一波「像」來的這麼快。
當我們跳出「像」的這個話題之後再來看以OPPO R15為首的這一波小劉海屏幕,就發現這也是全面屏手機發展的一個必經之路,只不過iPhone相對早一些踏上了這條路,至於抄不抄襲,那似乎是另一碼事了。
全面屏概念在2017年快速得到了全民性質的普及,就連我身邊不關注手機行業的朋友在需要我推薦手機的時候都會加一個「全面屏」的選項,也確實讓我驚訝了一下。但說實話,2017年的所謂「全面屏」手機也只是一個最為初級的階段,僅僅是將四周邊框縮窄、採用18:9比例屏幕的做法也確實很難支撐起「全面屏」的概念。
所以2018年在如何保證手機正面功能的元器件最大程度集成化的情況下,增大手機屏幕佔比面積就成為了一個新的課題。而這個課題的答案就是異形屏,或者也可以叫做劉海屏。但是畢竟有了iPhone X的前車之鑑,所以這些國產廠商們雖然拿不出來優異的結構光技術來填補劉海區域的空缺,卻在系統功能上進行了彌補,以求能在功能性方面得到用戶的肯定。
就拿OPPO R15來舉例,在手機橫屏時的劉海區域,OPPO做了一個全屏多任務的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在玩遊戲或者看視頻的時候,手機的劉海空白顯示區域可以通過滑動來進行通知消息以及截屏、錄屏等功能的呼出,這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全屏時劉海區域顯示空白的不足。
其實R15作為一個國內有定製ROM的採用安卓系統的廠商來說,系統定製的自由化還是非常高的。而且作為一個國產廠商,也更加了解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就可以針對性的對系統功能進行設計定製,相比於蘋果來說要更有優勢。
在2018年,我們將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劉海屏手機,但是OPPO R15作為這其中的第一款產品,俗話說槍打出頭鳥,R15上市後受到的讚譽或者嘲諷肯定是最多的,而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機遇和風險。
作為國內第一款劉海屏產品,R15可以說幾乎沒有對手,所以也就有了充分的發展空間。再加上一些針對於劉海屏進行的專項優化和特色功能,以及OPPO本身就非常強大的品牌聲量,R15成為下一個爆款幾乎是可以預見的事情。
但風險就是,OPPO要以一己之力去承擔國內市場對於國產劉海屏的認知態度,如果用戶買帳還好,如果用戶對於劉海屏的態度比較消極的話,那以R15為首的一批國產劉海屏手機將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這也將直接導致手機行業的銷量繼續下滑,從寒冬跌落到深冬,這對於全球的手機行業也將造成一個巨大的衝擊。
2018年,註定是劉海屏的一年,但是消費者的消費決策能不能跟進上來還是未知數,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劉海屏究竟能帶來多大的行業進步?究竟有多少消費者能夠因為劉海屏而選擇一款產品?R15上市後,謎底自然會揭曉。
本文編輯:白沛然
關注泡泡網, 暢享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