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改變人生範文
2025-02-02 04:50:09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好的環境可以幫助一個人走向成功,壞的環境則會讓那個人走向深淵。今天小編就來分享環境改變人生範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環境改變人生範文(一)
孩提時代,大興做好事之風,人們喜歡主動給別人幫忙;成年時代,大興發家致富之風,人們喜歡絞盡腦汁賺錢,再也不崇尚思想高尚了,而是嚮往富豪們的生活天地。
我能如何?你能怎樣?
社會環境決定著人們的意識,決定著我們的言行。
我18歲上講臺教書,哪怕每月不到19元的工資,對工作絲毫不敢懈怠。學校安排我直接教畢業班,任班主任,那時沒有人說班主任很辛苦啊!所以沒有班主任津貼。我給有事的老師代上課,也沒有補助。當時覺得合情合理,一個單位的人互相幫忙是正常的。每次期中、期末考試,我給不會刻鋼板的老師刻印試卷,從來沒有拒絕別人的請求。
40年過去,情況迥然不同。學校出現按事給報酬,按成績給獎勵。物質刺激顯得非常有市場,而精神鼓勵乖乖退出歷史舞臺。我自然而然地發生著變化。比如給人寫材料,收下幾包煙;給人寫婚聯,也是如此。
人人盼望社會風氣好起來,出現主動幫助別人的風氣,出現關愛大家的作風,出現少自私的良好習慣。可能嗎?媒體盡宣傳富豪們的業績,我們只能靠勞動維持生計的人算得了什麼?有人說,如今誰有錢誰有地位。
一切向錢看的思想束縛著我們。我們要吃飯,穿衣,撫養孩子,贍養老人,手中沒錢行嗎?我次次坐公交車,發現有人差5角錢,司機就不允許上車,雙方爭執不停。錢在現實生活裡的作用遠遠大過了圖表現,講品行呢!
道德模範郭明義學習雷鋒做了幾十年的好事,有人質疑,他每年義務獻血,哪有那麼多血?我單位義務獻血者次次發營養補助呢!標兵不能服人,領導不能服人,誰說的話管用呢?還是自己努力賺錢最穩妥。我熟悉一位老師,他不稀罕入黨提幹,但喜歡鑽營賺錢,結果孩子個個讀書有成,家業慢慢變大,周圍人還挺羨慕他呢!
賺錢不犯法,賺錢不丟人。
在金錢當道的今日,我能不喜歡金錢嗎?
在權勢當道的社會,我能冒犯大小官員嗎?
好像採取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學很管用。自私為己很正常啊!那些倒馬的幹部,經營房地產的結果成為了大老闆,成為地方富翁了。國家對他採
取「雙規」有什麼壞處?
沒有道德標尺要求每個人的言行,那就是金錢為標尺了。
無外乎官員喜歡錢,民眾也喜歡錢。整個社會被金錢統治著,俘虜著。我們能改變嗎?
因此我覺得社會環境確實可以改變一個人。
環境改變人生範文(二)
朋友們不知你們相信不相信,環境能夠改變一個人這句話,我是很相信的,這是我的親身經歷呦!
認識老公的時候,老公就是跑銷售的,常年不在家,一年在外邊9個月,談戀愛時因為常常出差,有時一個月也見不到一面,結婚後,老公依然還是那麼忙,記得蜜月就讓我守了20幾天的空房,新婚燕爾,思念、牽掛那不必說,很是自然的,每天都在期盼中度過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小生命來到了人間,給初為人父、人母的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但歡樂、幸福的同時,打破了我們寧靜的二人世界,家務負擔成幾何倍數增長,老公由於常年在外,心已經跑野了,也由於年輕,玩心很重,家務活一點也不願意插手,那是時真的苦了我了,我退去了做姑娘時的驕嬌二氣,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擔起工作、家庭兩付重擔,那時真的很苦、很累,既要撫育年幼的孩子,又要照顧體弱多病的父母,還要對公婆盡到贍養義務,想想那時真的好難,兒子一周歲的時候,我去讀中專,每天只有兩次的小火車,早上不到6點就要從家裡走,晚上7點才能到家,不到5點就要起床,做好早上吃的、中午帶的飯,有時剛要出門,正趕上兒子醒了,摟著我的脖子,掖著我的頭髮不讓我走,兒子從小體弱多病,打針、吃藥吃是家常便飯,每個月最少要住院兩次,為了不影響上學,我就晚飯後到醫院找朋友幫著輸液,有一次真的很悲催呀!給兒子輸完液已經11點了,出來一看自行車讓小偷給偷去了,當時的心情太不好了,望著幼小的什麼也不懂的兒子,眼淚止不住的順著眼角流下來,這個時候真的太想念老公了,如果老公在家也能幫我一把,如果老公在家也有一個心理安慰呀!
環境真的能改變一個人,讓我在娘家不問世事的嬌嬌女,變得越來越堅強,越來越能幹,越來越能吃苦,承受能力越來越強,承受了痛失老父老母的傷痛欲絕的悲痛,承受了一夜之間下崗失去工作的恐慌,承受了沒有了工作,失去了經濟來源的窘迫,承受了為了生活背井離鄉四處謀生的艱辛,承受了遠離親人、遠離故裡的孤獨和無奈,承受了職場上種種壓力,承受……。。。,往事不堪回首,一股心酸在心中,不爭氣的眼淚再一次流下來。
桃花年年開,楓葉年年紅,春來暑往,隨著時間的推移,苦去甘來了,終於過上了幸福生活,如今我真的很幸福、很快樂,兒子已經長大成人,很優秀也很孝順,每年的母親節、中秋節、生日兒子不但給我送來了祝福還給我匯錢,老公也很疼愛我,我真的很知足也很珍惜!這幾年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公越來越顧家了,越來越知道心疼人了,越來越知道體貼、照顧我了,由於老公工作比較清閒,我的單位又很遠,老公主動承擔了採、買、燒的全部家務,我現在在家裡幾乎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寄生蟲了,老公總說我如今變成了一隻貓,一隻饞貓,一隻懶貓,一隻無賴貓,我回報給老公的也只有一個笑臉,還就是一聲脆脆的「哎」,老公說你的一聲甜甜的哎,糊弄的我心甘情願為你服務,我嘿嘿的笑而不語。
環境真的能夠改變一切,如今真的變得越來越懶了,廚房都不願意進了,老公不在家也常常餓著自己也不願去做飯,嗯,長此以往我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了,我真的應該改變一下了,讓自己變勤快一些了!
環境改變人生範文(三)
比爾蓋茨曾說過:社會充滿不公平的現象。你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適應它。人應該適應環境,改變自我。
適應環境,改變自我能成就一番事業。著名的文學家託爾斯泰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人想改變自己。在古代哲人中,早有這種心態了。為官僅七十多天的陶淵明掛印田園歸隱山間時,他改變了自己。官場的黑暗,是他無法改變的,變的只能是自己。於是不為五鬥米折腰,與菊為伴,雖然仕途不復,但他高潔的志向卻被歷史所賞識,為後人所銘記。御用文人李白呼喚自己放養於青崖間的白鹿即騎訪名山時,他改變了自己。朝廷希望他吟風弄月歌功頌德,而他卻只想一展鴻鵠之志,無法改變官場的他,只得改變自己的志向。於是寄情於山水,縱覽名山大川,雖然未能圓自己的經天緯地之夢,但卻造就了半個詩歌的盛唐,為後人所傳頌。他們改變自己,同時也改變了時代,雖不被時人欽慕,但卻被後人銘記,在歷史的蒼穹中閃閃發光。
適應環境,改變自我能使人走向成功。在我國流傳著愚公移山的故事。在古希臘,也有一位偉人能夠移山,他的名字叫柏拉圖。柏拉圖告訴弟子自己能夠移山,弟子們紛紛請教移山之術,柏拉圖笑道,說:很簡單,山若不過來,我就過去。弟子們一片譁然。這一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移山之術,唯一的一個移動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便過去。
適應環境,改變自我能實現理想。人生如水,如果不能改變環境,就改變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難,戰勝更多的挫折,實現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環境不利,從而把改變境遇的希望寄托在改變環境上,這實在是徒勞無益。也許,我們沒有莊周夢蝶的浪漫,沒有莊子那泥濘中亦可的超然;也許,我們無法像彷徨鬥士魯迅一樣以血薦軒轅,深刻揭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劣根性;也許,我們沒有海倫凱勒那雖然盲聾但卻以心靈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自己接受《莊子》的薰陶,讓自己接受《吶喊》《彷徨》的強音,讓自己接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洗禮,藉助書籍,讓心在潛移默化中沸騰,改變自己。
人不能要求環境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環境。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我們用愛心和智慧來面對一切環境。
環境改變人生範文(四)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自叢讀了《小偷和他的母親》這則寓言,才讓我真正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
《小偷和他的母親》這則寓言主要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小時候偷了同學的寫字板,他的母親不但沒有教育小男孩,反而還誇獎了小男孩。後來小男孩長大,膽子也越來越大了,到處偷金拿銀,盜竊、搶劫無惡不作。有一次,他正在偷竊別人的物品時,被當場抓獲,因作惡多端,被判為死刑。行刑前,他很想再見母親最後一面,和母親最後說幾句話,白髮母親來了,當他母親剛把耳朵貼在兒子嘴邊,就被他很狠地咬了下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長輩對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泥土和玫瑰相處,吸收玫瑰的芬芳,久而久之,就會有相同的味道,也能夠為別人帶來了香味。正如人也一樣,和一群善良的人在一起玩,必會養出善良的心靈,和一群品質惡劣的人在一起,不邪惡也難。可見不良的環境能改變人的習性。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作為父母,要敢於承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以身作則,去感染孩子,為孩子樹立好榜樣,讓他們在沒有汙染的環境下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