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一款合格的【遊戲手機】?這幾個要點是必須的
2025-01-23 23:11:10
在今年MWC 2018展會上,努比亞展出了一款定義為【遊戲手機】的雛形產品。自此之後,【遊戲手機】的這個概念也在國內市場開始風行起來,目前曝光量最高的產品都將在近期發布。除了期待之餘還有一些疑問,究竟一款遊戲手機究竟應該符合哪幾個要素呢?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
硬體配置必須優異
對於遊戲玩家來說,如果一款產品沒有說得過去的硬體配置的話,那基本就和「垃圾」沒什麼區別了。再加上能夠購買專屬「遊戲」類別手機的用戶就更是如此,他們肯定是對於手機的配置尤為看重,所以以現今的硬體來說,驍龍845+8GB RAM+128GB ROM(最低)的配置也絕對是正常操作了。
但是優異的硬體配置也絕對不僅僅局限在處理器和內存方面,屏幕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個點,畢竟我們玩的是遊戲,而遊戲最好的體驗就是除了劇情的完整和可玩性高之外,畫面素質也要讓用戶滿意。回想一下當年任天堂的SP掌機為什麼能夠瞬間壓倒GBA?其實大家玩的都是插卡的遊戲,但是在屏幕的素質方面,SP絕對是碾壓性的存在。
在當今的手機行業裡,LCD屏幕工業已經很成熟了,而且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只要廠商捨得下本錢還是可以提供一個非常優秀的屏幕體驗的。另外就是刷新率的問題,雷蛇在2017年底的時候發布了自家的第一款手機產品--Razer Phone。這款手機最大的亮點就是在屏幕刷新率方面達到了120Hz,且還擁有2K級別的解析度,在視覺觀感方面可以瞬間和現在的「普通」屏幕拉開差距,但其弊病就是在功耗方面的控制很不理想,所以這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坑」,估計廠商們也不願意貿然往裡跳。
在其次就是在外觀設計方面,一款遊戲手機,設計一定要夠炫酷。雖然遊戲手機也是手機,但是增加了「遊戲」這個屬性之後,在某些方面就註定他必須要和一般的手機產生直觀的差別,而這個差別在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用戶對於其接受度的高低。
在握持方面,手機一定要足夠的「人體工程學」,畢竟現在的遊戲不管是豎屏還是橫屏,最少都會耗費超過5分鐘的時間去專心於此,所以這期間的握持舒適度問題就尤為關鍵,如果在玩完一局遊戲之後手酸或者手指疼的話,那用戶對於其好感則會大打折扣。
軟體服務必須到位
在硬體層面讓用戶滿意了之後,軟體層面也一定要跟得上才行。其實現在很多國內手機廠商在自家的系統中都加入了「遊戲模式」的選項,在開啟遊戲模式之後,通知、電話等服務就會被以另一種方式展現出來,這也是目前比較好的一種對於遊戲狀態的補足。
但是這樣是遠遠不夠的,縱觀現在的電腦遊戲都會有很多「加速器」的存在,這些軟體存在的目的也是在連接遊戲或者遊戲過程中去保證網絡的穩定以及快速,不會讓用戶在需要瞬間操作的時候錯失良機。其實我認為遊戲手機也完全可以內置這樣的加速器,當系統檢測到遊戲運行的時候自動開啟遊戲加速器去幫助用戶提升網絡和遊戲體驗,這對於目前像《王者榮耀》和《絕地求生》這樣的瞬間反映類遊戲也是非常受用的。
還有就是系統資源調配,像《絕地求生》這樣的遊戲對於手機資源還是要求很高的,很多手機在玩過一段時間之後都會出現降頻的問題。而這個時候的降頻也就意味的處理器性能降低以及反映變慢,很容易讓一局比賽的結果逆轉。所以理想情況下,系統在這個時候需要對於遊戲的性能資源優先供給並降低其他不重要應用的資源佔比,讓遊戲能夠以較高級別資源狀態持續運行下去,這樣才不會讓敵人有反敗為勝的可能性。
配件還是可以有的
如果我們上邊說到的硬體配置相當於電腦的主機和顯示器的話,那麼配件則是一個好的鍵盤和滑鼠,雖然可有可無,但是如果有了之後絕對會對遊戲體驗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不論是心理滿足還是體驗加持方面。
對於手機來說,最大的配件可能就是一個手柄了,但是也不用像專門的手柄那麼複雜,僅需幾個鍵位能夠在短時間讓用戶上手且用得順手就好了,而且一定要儘可能的與手機融為一體,否則就會像一個累贅一樣,不僅要熟記鍵位不說,還感受不到那種精準的觸感,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遊戲手機--就是優異中的優異
上邊說了那麼多大家也可以看得出來,遊戲手機其實就是普通手機的各方面優異版本,既要在硬體配置上達到主流巔峰,還要在軟體生態上以遊戲為主,另外就是還要有炫酷的外形。這些可都是普通的「旗艦機」無法滿足的,所以遊戲手機的生產難度在某些方面絕對不比普通的旗艦產品低,反而還會更難。作為本月即將發布的黑鯊和紅魔兩款遊戲手機,不論是行業還是用戶都是非常期待的,畢竟在如今遊戲領域如此火爆的情況下,專屬類別也是一個很有風險的事情,究竟這是個康莊大道還是雷區大坑,都還是未知數。
本文編輯:白沛然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