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浪起3年後將走向何方?要麼去跟風,要麼被跟進!
2025-05-11 17:18:24
在這樣的大勢所趨之下,國潮品牌的成功案例也屢見不鮮。
例如,62歲的奶糖大白兔,正以其出圈的香水、沐浴露、唇膏等衍生品,成為傳統品牌向國潮品牌延伸的典型。而從李寧因為搭上「國潮」快車,成功從老牌國貨轉型為潮流新寵;而茶顏悅色等新銳品牌的紅極一時,也正在印證國貨潮牌的爆發力。
近日,海爾智家聯合B站啟動了「618健康空調煥新節」,向網際網路年輕用戶展示出了其不一樣的品牌國潮特質。例如,活動現場搭建了新、潮、智、趣四個展區,COS馭風少年演繹的水、火、電呼吸舞,UP主們搞笑演繹的除菌科技,將新技術展現得淋漓盡致,讓Z時代為主流的消費者,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給生活帶來的新改變。
據了解,海爾智家的潮牌特徵表現在,緊跟時代大趨勢,通過99.9%除菌、洗空氣、恆溫新風等新潮科技,滿足年輕用戶煥新升級、追求健康的多樣化需求,帶給年輕人健康、輕鬆的消費體驗。在此次「618健康空調煥新節」上,雷神者2代新風空調打造的健康新風場景,採用雙動力恆溫淨化新風,即使全天開空調,室內照樣是新鮮純淨的好空氣,不悶不燥,一年四季放心呼吸。在煥新需求的激發下,這些創新型的產品也正在成為新國潮。
由此可見,國潮不分行業,更不分品牌,一個成功的國潮品牌可以是民族老牌,也可以是行業新貴。只不過,除了這些國潮成功案例外,這個行業也依然存在著魚龍混雜的亂象。
「國潮」亂象叢生,誰才是真正的潮牌
「於見專欄」注意到,最近3年國潮概念興起後,也亂象叢生。其弊病在於炒作現象嚴重、抄襲成為習慣,而無限消費情懷,也成了這類概念品牌的硬傷。
實際上,這也與一些品牌商家的過度營銷、消費者的從眾熱捧密切相關。例如,在國外品牌相繼走下神壇後,H&M事件加劇了Z世代人群的民族對立情懷,一些企業也乘虛而入,打著愛國的旗號,號召有文化自信、民族認同的消費者扎堆買買買,並順便進行新一輪的收割。
而據阿里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國潮正在成井噴之勢快速增長,中國本土品牌線上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72%。而前段時間,網絡上爆發出的某某天價鞋,深圳某某奶茶店開業,黃牛排隊取號費用就高達500元,便是這種時代背景下的極端表現。
不過,很多品牌對於國潮的理解還停留在龍鳳、圖騰、繁體字上,甚至從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隨意挑選一段,化作具體「符號」印在服飾上,再配以年畫風的配色,就為自己打出國潮的噱頭。
而這些產品可能根本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國潮產品,更多只是簡單復刻文化的「偽國潮」。缺乏品牌原創實力,更是這些所謂的國潮品牌的硬傷,短期炒作聲量很大,但是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通過上文列舉的一些真正的成功國潮品牌,不難看出,真正的國潮,一定是同時具備一定的科技實力、產品實力與文化底蘊的。例如,海爾智家在這次「618健康空調煥新節」上表現出來的國潮特質,就與這些只是停留在概念、符號、標籤的國潮有著本質的區別。
所以潮牌之間的比拼,並非是誰的知名度最高,誰最受年輕人歡迎,而是其是否具備潮牌原創、新潮、文化底蘊深厚等多重特徵。如此,國潮品牌才具有持久的品牌影響力與旺盛的生命力。
結語
當國潮成為一種潮流,國內有兩類品牌分別在用不同的方式向國潮靠攏。
一種是做跟風者,一味地堆砌國潮元素,即缺少原創的產品,也缺少支撐原創產品的技術與設計理念。另一種則是引領者,以原創產品為核心,不斷深耕品牌年輕化,適應年輕用戶的需求變革,並順勢而為製造潮流。
而以海爾智家、大白兔、李寧為代表的國潮品牌,通過追求產品與品質,有助於行業向上發展,也是被行業跟進的真正國潮。
或許,在國潮泛濫的時代,人們更需要的,就是這類既有民族特色,也具備年輕化特徵的國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