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域聯達雲平臺 激活一帶一路服務中樞
2025-05-14 15:40:08
複雜如人體,需要中樞神經來集散信息、整合調度。同樣,一個利益共同體要供需對接、資源整合、協調一致,也需要有自己的「中樞神經」。在日前召開的「一帶一路」工商協會聯盟(BRICA)成立大會上,百域聯達雲平臺正式發布,這意味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服務中樞被正式激活。而此次雲平臺的語言支持企業來自全球領先的多語信息處理及服務提供商傳神語聯網。
百域聯達公司董事石鑫表示,伴隨百域聯達雲平臺的啟動,這個由中國首倡、輻射亞太65個國家的跨國經濟合作體系,開始擁有自己的多邊信息集散平臺——「一帶一路」戰略下的成百上千家企業,不用再受制於遠端劣勢、閉門造車,藉助百域聯達雲平臺,企業可即時掌握跨境合作信息,打通服務鏈條、打破語言困境,完成一站式項目成交。
圖為:百域聯達公司董事石鑫在會上演講
供給在左,需求在右,這中間是跨國、跨境、跨語言的阻隔。從市場調研、產品設計到跨境公關、項目交割,「一帶一路」上的項目,所面臨的瑣碎和挑戰非比尋常。假如我們的企業要像2000年前「絲綢之路」上的商人那樣,奔波上路親力親為,那顯然遠遠跟不上時代發展需求。
而「中樞神經」的整合調度作用正在於此——令人好奇的是,這個「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百域聯達雲平臺,究竟要如何縱橫捭闔、聯達百域?
對症:質優價廉的中國製造,何以難出國門
「我有一位朋友在寧波做移動電源,隨著國內競爭壓力變大,他從去年開始向海外發展。」百域聯達公司董事石鑫舉例說,後來他考慮去印度投資,本來以為中國的產品好、成本低,而且我們服務意識很強,應該很容易做這樣的跨國生意,「可現實是,他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極其困擾。」
石鑫由此總結出全球合作過程中的「四座大山」:
第一,找不到。
以移動電源為例,國內供應商無法定位目標市場,而國際上包括印度在內,那些急缺移動電源的需求方卻找不到好的生產商。
「山高路遠,供需雙方尋求合作就像瞎子摸象。」石鑫說,這種全憑機緣的跨國碰撞,效率實在太低。
第二,不可信。
有一次,這位移動電源供應商跟隨寧波市考察團去印度,需求談妥後,對方希望他多帶些樣品,最好多帶2000個。去參加一次展覽就帶2000個樣品,是不是有點過分?他覺得奇怪,於是只帶了200個去,沒想到所有移動電源在現場被一掃而空。
「後來他才知道,原來移動電源在印度市場是稀缺產品,但由於信息鴻溝,他當時對對方的建議並不信任。」石鑫表示,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人會本能畏縮,而許多市場機會就此錯過。
第三,缺支持。
明明之前已經有過大宗貨物合作,但到談跨國投資時,國內供應商仍會陷入被動。
「對於一個陌生國度,除產品之外,政策如何、商業環境怎樣、配套資金跟誰對接等等,樁樁件件都讓中國企業犯難。」石鑫說,他的那位朋友之所以跟印度方面談了半年投資事宜都沒有實質性進展,主要是消磨在各種瑣碎的細節對接和交涉中,沒有專家可供諮詢,諸如法務、保險等這些細節,都讓走出國門的中國企業感覺孤立無援。
第四,語言不通。
全球化時代,很多人覺得英語在口就能通行世界。事實呢?中國供應商來到印度,雙方只能用英語做簡單交流,而在更專業或更接地氣的調研與交涉中,印度語甚而當地的曼達語顯然更強勁有力。
雙方都想講自己的母語,語言交流上都不得勁,整個合作的質感和流暢度必定打折扣。而「一帶一路」沿線共輻射65個國家,涉及多達200種當地語言,其中任何一次合作都需要跨越一道道語言和文化的鐵幕。
藥方:三管齊下,百域聯達打造一站式項目成交服務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直接投資總額達到1480.2億美元;新籤對外承包項目924.6億美元,完成營業額692.4億美元,涉及電力、建築、交通、石化、通訊等諸多領域。
如何快速完成供需對接、提供及時有效的項目信息並完成調度,「一帶一路」中樞神經系統的建設尤為關鍵。石鑫介紹,作為「一帶一路」量身定製的雲平臺服務,百域聯達集中重力打造「三維通道」:
首先是組織保障。
百域聯達遵循屬地化認證企業和項目:統一認證的管理系統、第三方服務的保險系統、優質企業審查系統。從商會組織到企業組織、項目組織,百域聯達的組織保障體系要求對不同層級分別嚴格把控,有效規避單純依賴個人信譽擔保帶來的投資風險。
其次,提供全鏈條服務。
一方水土一方市場。為了打造跨國合作的諮詢、律師、保險、融資等第三方服務一站式解決方案,百域聯達組織全球各領域專家齊集一堂,充分了解當地狀況;由多語處理、智能網絡、會員網絡為主體構成公共雲智能網絡系統,從而確保項目的順暢洽談;由資源系統、認證系統、售後架構為主體構成的應用雲數據服務管理平臺,推動項目順利成交。
「我們不光要找到項目進行擔保,同時金融、諮詢、法律各個方面的服務都要跟蹤。」石鑫強調,「全鏈條服務旨在確保項目可靠、可行,為合作中的每個環節保駕護航。」
最後,支持全程母語。
什麼叫全程母語?即從發布項目需求、搜索潛在項目機會、站內溝通、郵件往來,到線下會談、在線會議等等,只要是跨國合作過程中的書面、口頭溝通,都用母語完成。
通過與國內最大的語言服務商傳神語聯網合作,百域聯達雲平臺可支持不同國家的全程母語服務,此外,平臺還可為企業提供配套的商務語言服務,力求全面破除跨國商務中的語言屏障。
9月16號,百域聯達雲平臺將正式開放運營。「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為全球企業跨境合作、上下遊服務商提供一站式項目成交服務,打造值得信賴的全球多邊項目信息分享及成交雲平臺,這是百域聯達現階段的目標。」石鑫說,能用技術解決的問題,都不該成為「一帶一路」上的障礙。據了解,傳神語聯網作為一帶一路平臺公司百域聯達發起方之一,為該平臺提供語言信息整體運營方案,使得一帶一路任何國家企業都可用母語進行項目發布、尋找機會以及全程合作。這些為亞太地區翻譯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踐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