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約會」上線 王堅博士想約8個人坐下來聊聊天
2025-05-13 06:58:08
大學生or CTO,文藝青年or技術大牛,開羅or東京......
無論是兩個平行群體,還是世界最遙遠的距離,都將在2050大會,匯聚成一場年青人與年青人的「約會」。
據悉,2050大會「約會」於5月10日正式上線,這場精心籌備的活動,是2050大會顛覆傳統活動思路的一次開創性嘗試。
屆時,每個人都可以貢獻出自己的時間,來一場「拉平姿態」的思維大碰撞。大學生可以直接對話
公司大牛,提前了解「社會人」在想什麼;各界技術大牛可以跨界、切磋,在論道中提升,在diss中交友;甚至來自四海八荒的海外友人,不同膚色,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可以在這裡擁抱,分享,把酒言歡......
較於大型會議或論壇,2050「約會」則顯得小而美。這是一場專為年青人定製的自主開放性「約會」,任何人都可以發起約會,都可以選擇自己的約會對象,同時為保證非常好的效果,單個約會人數將不超過8個人。
「過去將許多問題和挑戰交給了年青人,但整個社會資源卻沒有向年青人傾斜」,這是王堅博士長久已來的憂慮。所以這場「約會」,更是在以一種浪漫而良苦用心的方式,響應2050大會一直在呼籲的:「聽一聽年青人的聲音,讓世界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與其仰望,不如並肩。2050「約會」,就是要讓有趣的靈魂,在五月的雲棲小鎮上相遇;讓世界離年青人更近,讓年青人離世界更近。
在距離2050大會還有15天的節點,已悄悄湧現出了首批主動貢獻自己時間的志願者:
「大男孩」:王堅博士
杭州市雲棲科技創新基金會發起人,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阿里雲創始人。
這位略帶羞澀的「大男孩」,大家口中的博士,不僅是科技的執著追求者,更是2050大會的001號誌願者。
在過去同年青人的接觸中,博士看到年青的力量,明白年青人面臨的挑戰,也深知社會對年青群體的忽視,所以他發起2050大會,想為年青人做點什麼。
「別人家的孩子」:唐文斌
ex OIer&ACMer、曠視科技(Face++)創始人&CTO,ACM/ICPC 2008 WorldFina排名第6。
高二保送清華,26歲榮登「中國40歲以下商界精英」TOP40榜單,27歲登上「CBN技術創新100」榜單TOP100;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一等獎、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獎、首屆「Yao Award」金牌獲得者。
唐文斌可能是最早聽到王堅博士說起2050這件事的聽眾,他對自己的定位是「2050的發起人之一」。他堅信,科技其實是指數級發展的,學習能力非常重要,這時候就需要一批年青人,去定義一些新的東西。
他認為2050將是一個好玩而又有意思的大會,其意義在於,能夠讓更多的人的聲音交換,被發出來,同時讓更多人聽到。
中國商飛十大青年英才,商飛夢幻工作室負責人張馳
夢幻工作室,是中國商飛青年工程師自規劃、自管理的科研團隊,匯集了一群不畏失敗的青年人,通過更大膽的嘗試,為未來創造差異化和顛覆性技術。
在2050大會,張馳將開啟出行腦洞:未來將用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去將世界連為一體?是否能在4小時內到達世界的而每一個角落?太空旅行是否將不再奢華?
他認為,這需要一批有夢想,實幹,有情懷的年青人,而他們不只是科研工作者,更是探險家和夢想追求者。
特贊創始人及CEO範凌
哈佛大學博士,同濟大學設計與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2017年「全球青年領袖」入選的9名中國人之一。
而特贊,致力於用科技的力量革新設計服務流程,努力在一小時內讓99%的項目平均3個設計師就能精準匹配對接。
範凌認為, 2050 大會就像是一個粘合劑,像是把技術為主的大會變成藝術音樂多元化共存的「創造節」、「大集市」。現在的中國人一點都不缺活動,不缺會,但是我們缺一個視野明確,願景清晰的主題,2050 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約會」活動上線,吸引了大量年青人的關注,接下來將會有越來越多「有趣靈魂」的加入。
如果說2050大會是屬於年青人的舞臺,那麼在「約會」,你就是主角。5.26日-5.27日,來這裡,約」想見之人,聊一聊內心之困惑,未來之憧憬。
約會公約(可以做成海報形式):
1. 確認過眼神
充分尊重雙方意願,最終成功預付以雙方確認為準,不得霸王硬上弓!
2. 珍惜分分秒秒
確認約會後請準時赴約,忌放鴿子
3. 私密連接親密
為保證非常好的會談效果,單個「約會」人數不超過8人!
青春5月,美好雲棲,來一場「約會」吧!請戳「閱讀原文」。
連結:http://www.boranet.com.cn:18081/2050/index.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