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如何進入日常生活?高通專家:5G與AI互動催生豐富應用
2025-05-15 17:37:08
人工智慧是什麼?是銀幕上控制汽車一路狂飆的自動駕駛系統?還是在世界圍棋舞臺大殺四方的AIpha Go?對於現實生活中的人們來說,僅有這些炫酷的AI應用還不夠,人工智慧還應該來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隨身攜帶的手機、腕上的手錶、家裡的冰箱空調洗衣機等等,這些日常所用產品的智能化更加值得期待。
2019年被認為是5G應用元年,5G具備的海量連接能力,將使上述各種智能設備全面接入網絡,共同為人們提供智能化的生活體驗。在日前舉辦的中國AI創新論壇上,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顏水成談到,AI的發展,其中一個推動力是AI晶片,另一個則是5G。
論壇現場,高通中國區研發負責人徐晧也表示,5G會把萬物連接起來,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還有萬物之間的連接。5G和人工智慧的互動,能夠推動很多創新的應用場景,存在著很多創業空間和可以落地的產品。預計到2025年,AI衍生的商業價值將達到5.1萬億美元,而到2035年,5G產出的產品和服務更是高達12.3萬億美元。
事實也是如此,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智能科技正在從概念加速落地為現實。典型的例子是智能家居,在本月中旬舉辦的AWE2019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海爾、美的等家電廠商及科大訊飛、思必馳等科技廠商展出了一系列智能家電產品,能聽會說的抽油煙機、可識別家庭成員並調溫的空調等等,語音交互、視覺識別等基本上已成為參展家電的標配。同時,5G也開始滲透到家居領域,出現了5G冰箱等創新產品。
當然,如果考慮到使用頻次,高頻的AI應用設備無疑是手機而非家電。去年底,高通推出新一代移動平臺驍龍855,搭載了第四代人工智慧引擎AI Engine,每秒可完成超過7萬億次運算,其AI性能相比上一代平臺提升了3倍,相比目前同類平臺提高了2倍以上。最近一段時間,小米、三星、vivo等紛紛推出搭載驍龍855的旗艦手機,支持人臉識別、智能語音、AI攝影、拍照翻譯等等,給廣大手機用戶創造出更高效、新穎的智能化應用體驗。
除此之外,還有智能手錶、運動相機、智能安防攝像頭等等,未來在5G的支持下,海量的設備將接入網絡,給人工智慧應用帶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而終端側AI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可以減輕雲端處理的壓力,另一方面還能更快地響應終端用戶的需求,從而改善用戶體驗。並且,高通已經跟中國眾多企業合作,包括網易、曠視科技、商湯科技、科大訊飛、思必馳等等,涉及拍攝、音頻/翻譯、擴展現實(XR)、汽車等各個領域,共同打造出更完善的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從而為各類智能設備提供商賦能,一起構建萬物互連的智能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