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五紅有哪些 是什麼意思
2025-08-07 10:34:09
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孕育了許多的傳統節日,每一個傳統節日在民間不同的地區都有著不同的過節習俗,但是在端午節的時候大部分的地區都有著吃五紅的說法,而在端午節時吃五紅分別是哪些呢?在過端午節時又有哪些過節傳統呢?
端午節吃五紅
端午節五紅指的是「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雄黃酒」傳說很久以前,玉帝宣布,天上的毒物要等春雷響第一聲才可以到凡間去,所以人們都叫那個時候為驚蟄。不過有的毒物怕冷,於是,它們就約好到端午節天氣暖和後再一起去為害人間,這五個毒物就是蛇、蜘蛛、蠍子、蜈蚣還有壁虎。而對於化解的五種食物便是五紅,據說端午節吃了這五紅,整個夏天就可以趨吉避兇了。
過端午節的含義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在傳統節日當中,論民俗之繁多複雜,或只有端午節能和春節可比擬,兩節都有著祈福、消災等禮俗主題,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闢邪消災的美好的願望。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民間端午過節傳統
在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等等一些國家,而且深受各國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