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掛燈籠的寓意 除夕掛燈籠的來歷
2025-08-01 18:27:10
在春節期間連為吃水能夠濃厚正是因為每個家庭都有裝扮自己居住環境的習慣,其中燈籠也是家家戶戶過春節時都會掛得一個裝飾物,掛燈籠一般在除夕夜掛,那麼在除夕當天掛斷龍有何寓意?在掛燈籠的時候我們又要注意什麼呢?
掛燈籠的寓意
過年掛紅燈籠寓意紅紅火火,掛燈籠是為了迎接新年的到來,過一個紅紅火火的吉祥年。另外過年掛紅燈籠也是為了迎接第二年的運勢鴻運當頭。年三十一夜交兩年,辭舊迎新,而紅燈籠高掛頭頂,人在燈下走動,抬頭看燈鴻運當頭,寓意著我們新年交好運。除此之外燈和丁諧音,掛紅燈籠的另一個寓意,就意味者家裡的人丁興旺,家族繁榮。
除夕掛燈籠的來歷
傳說姜子牙封完神後,自已卻沒有什麼司職,只有某位神仙出遊時給打替班。大年三十眾神都歸位,姜子牙卻沒有地方可去,百姓見他可憐,就在高桿頭點一盞燈,讓他在燈下蹲上一夜。久而久之就形成點燈籠的習俗。後來,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掛紅燈籠了,也有特別的象徵意義。
大年三十除夕風俗
除夕的風俗有年夜飯、貼春聯、守歲、燃爆竹、祭祖、掛燈籠、吃餃子、吃年糕、壓歲錢等。除夕是新年的前一天,是當年的最後一天。在這一天,人們會準備許多飯菜,還會包水餃,一家人圍在飯桌面前其樂融融。除夕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貼春聯,春聯也叫做門聯,寓意著人們對來年美好生活的嚮往。通常春聯都是紅色的,一來是增加喜慶的氣氛,二表達了百姓一種去邪避災、迎接美好祝福的願望。不過,如果家裡有長輩去世的話,就不能貼春聯了,需要連續好幾年不能貼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