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吃春菜有什麼典故有什麼寓意 春菜青澀健康美味
2025-08-01 17:51:11
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就十分看重24個節氣,24個節氣分布在一年當中不同的時間裡代表著一年當中不同的氣候特徵,所以每一個節氣都有著不同的習俗與說法。春分節氣是春天到來的時候,民間許多人們吃春菜,這有何寓意與典故呢?
春分吃春菜的說法
春分吃春菜是春分節氣的趣味民俗之一,春分時節,大地復甦,到了最適宜吃「春菜」的時候。京津一帶的春菜一般是指野莧菜的一種,叫春碧蒿。其實早在古代萵苣屬與最早的一種春菜,後來人們慢慢則把薺菜、榆錢兒、香椿也加了進來。相對於南方來說,北京的冬天更加漫長。歷史上的北京既沒有性價比高的大棚技術,交通運輸也不發達,整個冬天,這裡都很缺少蔬菜。而春天大自然給人們準備了許多新鮮蔬菜,和其他季節相比,春天的莖葉菜多為時令菜,從種植生長的角度來說更為細嫩有營養,健康美味。
吃春菜的好處
古人認為在春分時節吃春菜可以保佑全家人整年都平安幸福,所以慢慢地這個不成文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春分時節生長的春菜品質極佳,吃到嘴裡能夠感覺到它清新而又略戴苦澀的味道,在平日生活裡多吃春菜可以使身體分泌出比平時更多的消化酶,從而提高人的食慾。所以春菜不僅好吃,對人體也有好處,可以適當食用。
節氣飲食注意事項
春分節氣要注意陌生的野菜不建議吃避免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春天是嘗鮮的季節,蔬菜組織細嫩,香甜可口,因此春天還是吃野菜的季節。抓一把馬蘭頭涼拌香乾,來一碗香椿炒雞蛋,把薺菜剁碎了入餡……那些自然生長,未經人工栽培的野菜,迎著春天的朝陽和大自然的雨露自土中蓬勃而出,挖野菜,成為很多家庭的生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