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為什麼要一直開著燈 除夕夜亮燈的含義
2025-08-02 01:46:11
春節是團圓的日子,童謠裡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運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人口遷移規模最大的活動了,這些在外漂泊的遊子,心裏面想的就是能和家人團聚,在除夕夜裡和親人朋友嘮上一宿的家常,不願意睡去,不過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除夕夜要開燈是一種習俗。
除夕夜裡要一直開燈
民間有照虛的習俗 通宵開燈趕跑窮鬼 來年就順順利利了。而且大年三十都要點長壽燈,徹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家每戶都要掛紅燈籠,到了晚上就要點亮燈籠,並且一整夜都不能讓燈熄滅,所以要時刻注意,這其中就寓意著香火可以延續下去,接下來的一年也能幸福美滿。
除夕的由來
關於年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鬥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裡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裡,"年"闖進村莊,但是看到這一幕之後就被嚇跑了,從此以後我們便有了這樣的傳統,每到過年我們就是這樣,從此年再也沒擾亂過。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彩,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除夕是什麼意思
除夕,也稱大年夜,舊語也稱為「年關」,是農曆歲末的最後一晚,與歲首正月初一相連。這天是我們陰曆當中一年的最後一天,最後就意味著終點,通常來說這是不吉利的。因常在農曆(夏曆、陰曆等)臘月三十,民間俗稱「年三十」,這天晚上稱為「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