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過春節會有什麼活動 特色風俗食俗盤點
2025-08-02 04:57:09
在我國人們過年都是值得開心的一件事情,所以在不同的地區過年也都有許多特色的活動傳統。在我國的沿海地區與內陸地區過春節的風俗有著較大的區別。那麼在福建地區福建人過春節都有哪些活動與特色呢?
福建人過春節的活動
【敬天公】這是每一年正月初一最為隆重的儀式。子正之時(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即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點燭,恭拜「天公」,敬祀祖先。
【祈福祭祀】福建春節有祈福祭祀的風俗,從臘月二十四到除夕之間,家家戶戶會在院落、臥室、灶房、倉房畜棚等地貼上不同體裁的年紅,有著紅紅火火、熱鬧喜慶的含義。
【圍爐守歲】福建春節有圍爐守歲的風俗,除夕夜當天吃完晚飯後,一家人要圍坐在爐火旁,觀看春晚、閒聊,等待新年的到來,而且在新年到來後,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祝願對方新的一年平安健康。
【放上甘蔗】福建春節有放甘蔗的習俗。在大年初一清晨,人們會在家門口放上用紅紙包裹的連根甘蔗,因為福建方言中,甘蔗的蔗和佳讀音相近,所以放上甘蔗有著漸入佳境的美好寓意。
【筅塵日】這是年終的大掃除。人們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葉、榕樹枝葉,或用稻草、甘蔗葉等紮成長長的撣子,用來清掃屋角梁上的灰塵蛛網。「筅塵」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清潔乾淨,以便能清清爽爽過個年。
【賀正】早餐在家吃麵線加雞蛋,吃蛋去殼,意在除黴氣,迎吉祥,面線則象徵福壽綿長。早餐後即出門走訪鄰居親友,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稱「賀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
【祀神】祀神在「開正」之後,是舊時不可缺少的重要儀式。祀神主要包括祭祀天地、家神及祖先。祭祀之前,在廳堂的長案上事先擺好供品。各地的供品有所不同,一般是酒、果品(多為柑或桔)、年糕、淨茶、牲醴以及插著紅紙花的「歲飯」、鮮花。
【開正】指除夕午夜後子時到卯時之間,擇一良辰,開啟大門,同時焚香點燭,燃放鞭炮,既表示新的一年開始,也祈求吉利和順。
【遊樂】春節的遊樂活動很多,大型的遊樂活動主要有舞獅、舞龍、踩高蹺、舞龍燈等,次則觀看戲劇,猜燈謎,另外還有玩四色牌、打麻將、玩牌九,聚賭為樂。
【蒸發糕】福建很多地方,如泉州、晉江、石獅等沿海一帶,為過好春節,還要蒸「碗糕」,這「碗糕」也稱為「發糕」。蒸「碗糕」得先「發酵」,所以「碗糕」寓意著能夠發達發財、發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