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中秋節從宋朝開始盛行
2025-07-29 03:41:09
現在不同人記日期的習慣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記農曆,有的人記新曆。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一天是月圓之日,舉家團圓的日子。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農曆八月十五吧!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
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
農曆八月十五成為法定節假日:
中秋節在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春節、端午節、清明節一起被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中秋節由國務部門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於2008日起正式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的由來與來歷"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 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節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傳統節日之一。
所以關於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大家也了解了吧!中秋節如果有時間,還是要多陪陪家人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