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觀《開學第一課》作文(4篇)
2024-12-26 11:22:09
【我的孝心】
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會有不同的內容。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孝禮愛強」。第一課,「孝」!「孝」字是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感恩和扶助。童話大王鄭淵潔說:「父母養育了我們,長大了我們應該回報父母!」「孝是中國文化中的傳統美德,也是落實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付出。父母以言傳身教告訴我們,不論是每天放學回家親熱地叫一聲:「爸爸媽媽」,還是多和父母溝通、關注父母的身體健康、多花時間陪陪父母……
「孝」從當下做起、從關心父母的小事做起。看了這第一課,我感受到了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真的很大,我們長大應該好好報答他們。
第二課,「愛」!「愛」字的意思是由心發出的真摯感情,所以愛的繁體字是「愛」。以前黑豹樂隊的主唱秦勇說:「愛讓我們一起攜手,一起長大!」
「愛」是人世間最美好的字眼。愛是溫馨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也是博愛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寒士俱歡顏」。父母教會我們愛自己、愛他人、愛生活、愛生命,讓我們在愛中成長。
「愛」讓我們感動和付出,也讓我們收穫幸福與快樂。看了這第二課,我明白了愛是人世間最美的詞,我們要學會愛,學會愛所有人!
第三課,「禮」!「禮」是指對社會秩序和規則的敬畏。容祖兒老師說:「文明禮貌從現在開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禮」是立身之本。家風教育中,「禮」是尊敬長輩、關愛家人;校園裡「禮」是團結同學,遵守紀律;生活中,「禮」滲透在日常行為的每個細節裡:待人接物使用禮貌用語、在公共場合給老人讓座讓位、遵守交通規則不亂闖紅燈……
文明禮貌是一點一滴,是一言一行!看了第三課,我明白了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做一個遵守紀律,懂禮貌的好孩子。
最後一課,「強」!「強」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看完了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很感動,我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懂得「孝、禮、愛、強」!
【獨立自主】
2014年9月1日8點,在中央一套播出了勵志小學生的,《開學第一課》。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藏族武藝班的那些孩子。
那群孩子雖然都是孤兒,但在他們的臉上,你看不出任何悲傷的表情,甚至能從他們的臉上讀出我們常人所沒有的快樂
他們並不比我們這些有爸爸媽媽的孩子們差,他們的內心是堅強的,正如他們所表演的武術——自強不息。
正如2009年評出的「感動中國最佳少年」洪戰輝一樣。
洪戰輝原本也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但因為他的父親精神病發作摔死了妹妹,而母親也因為受不了父親的毒打離家出走了。年幼的他只能一個人擔負起家裡重任。一次偶然,有病在身的父親不知從哪裡撿來一個棄嬰,洪戰輝在失去妹妹的痛苦下看到這嬰兒的時候就已經喜歡上他這個可憐的小妹妹了。
因為有了這個「小不點」的出現,父親的病情也逐漸得到好轉。
入冬的時候,因為棉衣長時間不能幹,洪戰輝就把小不點尿溼的棉衣,棉褲暖在自己的被窩裡。
每次睡覺的時候,洪戰輝總會把「小不點」放在自己的裡側,一有什麼動靜,他總會摸摸睡在裡側的「小不點」。
相比之下,我們當代兒童最缺的就是自強自立。什麼事情都依靠父母幫我們完成,一有怨氣,都會撒在他們身上,根本想不到自己解決問題。
所以,從現在起,做任何事我們都要學會自力更生,不能依賴於父母,要學會自強自立。
【幸福的真諦】
「抗戰勝利日」我們放假三天,9月4日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收看了央視一套播出的《開學第一課:英雄不朽》。每次看《開學第一課》,都有很多感動與收穫。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更精彩,歷時1.5個小時,主要講了「愛國」、「勇敢」、「團結」、「自強」四部分的內容。
看完了本次的開學第一課,熒幕上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鐫刻在我的腦海裡,前輩們、老師們那一句句發自肺腑的真言在我的耳畔迴響。從秦怡奶奶口中,我知道了「國歌的產生不是編出來的,而是在戰鬥中創作出來的」。左太北奶奶讀了父親左權最後的家書,在場的叔叔阿姨和同學們聽得熱淚盈眶,我的眼睛也溼潤了。史林山爺爺講述了兒童團團長閆福華為了掩護鄉親們,引開敵人而犧牲的故事,「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在這首歌聲響起的瞬間,我的思緒被像王二小一樣的英雄少年事跡深深地感染了。孫九宏爺爺講述當時與戰友一同營救美國飛行員的故事,讓我明白了「團結就是力量」;在第四節裡,王伯惠告誡同學們,只有每個年輕人都懂得自強,國家才能強盛,才有和平生活,而上陣打仗則是要把學到的知識用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前輩們的每字每句都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腦海裡。
節目最後,少年代表TFBOYS領誦「少年自強宣言」,「我們是英雄的子孫,未來是屬於我們
的時代。學習英雄先輩的精神,接過英雄前輩的旗幟。從現在起,堅定立志,把祖國的強盛當做自己的夢想。我們宣誓:誠實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強,做偉大祖國的接班人」。
是呀,我們是偉大祖國的孩子,作為新時代少年的我們,肩負著神聖的使命——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成為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就必須勇敢地面對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老師、同學們團結在一起,建立起深厚的友誼,我們就有強大的力量去戰勝所有困難。革命前輩梁啓超曾在《少年中國說》強調「少年強則國強」,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自強不息,做偉大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愛國、勇敢、團結、自強】
今天,我用了一個多小時鐘的時間,收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特別節目——《開學第一課》。通收看我受到了極大地震撼和教育。我知道了「愛國」、「勇敢」、「團結」、「自強」的真正含義。
開學第一課的第一節課講的就是「愛國」。從中我知道了國歌是怎樣誕生的,她鼓舞著我國億萬中華兒女,奮起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因此我對國歌更加敬重了。我還知道了趙一曼、左權等革命英烈的故事,他們給了我戰勝困難勇氣和努力工作刻苦學習的決心。我明白了在戰爭年代,抗擊侵略、保家衛國、為祖國獻身是愛國;今天,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發奮工作刻苦學習就是愛國。我們每一個人要在各自的崗位,奮發圖強,勇於進取,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開學第一課的第二節課講的就是「勇敢」。這一節課向我們講述了王二小的故事和南京大屠殺的事件。這一節讓我明白了,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不怕犧牲勇敢戰鬥是勇敢。現在,不怕困難,勇於擔當也是勇敢。南京大屠殺的事件,讓我懂得了落後就要挨打,就要被凌辱。我們絕不能讓悲劇重演,我們勇於擔當,用自己的才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
開學第一課的第三節課講的就是「團結」。她向我們講述了我新四軍為了營救五名「飛虎隊員」,而犧牲了一百四五十戰士的故事。這就是團結協作,否則那五名飛行員就會落到敵人的手裡,就會給抗戰造成重大的損失。從中我體會到只有團結才能戰勝敵人,取得勝利。一個民族只有團結才不會遭到外敵的欺負。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是戰勝一切困難的法寶。只要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偉大的中國夢就一定會早日實現!
開學第一課的第四節課講的就是「自強」。這一節講述的是,在抗戰期間的愛國學生們,走出校門奔赴抗日前線的故事。那時,無數的愛國學子,唱著畢業歌「同學們,大家起來,擔負起天下的興亡!」走出校門,奔赴了抗日的戰場。他們把青春獻給了偉大的抗戰事業,把一腔的熱血,灑在了殺敵的戰場上。譜寫了一首首可歌可泣頌歌。我們是新世紀的少年,肩負著實現中夢的偉大重任,我們要自強不息,發奮學習,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富強!
愛國、勇敢、團結、自強是英雄先烈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實現中國夢所必備的精神。實現中國夢的偉大重任已經落在我們的肩上,我們一定要發揚偉大的抗戰精神,為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