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1500字:從釣魚島見中日關係
2024-12-25 00:27:09
隨著釣魚島事件的不斷熱化,中日的關係也一度趨向惡化。下面是小編為您推薦的作文:
【1500字,從釣魚島見中日關係】
2012年,在這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之際。亞洲兩大強國——中國和日本關係出現惡化,尤其是中日釣魚島之爭,嚴重影響了兩國人民的交好,損害了兩國的關係。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自古以來就是友好領邦。七世紀的日本敗給大唐海軍後,積極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派出大量遣唐使,加強了兩國的交流。
元朝和明朝時期中國前後三次入侵未果,朱元璋把其列為「永不徵伐之國」。善於學習的日本人進而投向歐洲。19世紀中期,日本天皇下詔明治維新,使日本走向資本主義。可與此同時,日本掌權人意識到:國家要壯大,必須要走一條不用於亞洲各國的強國之路,那就是脫亞入歐。由於受武士道的影響,日本軍人覺得和平年代無法凸顯他們的地位,加上日本的民族特點等各種原因,萌發了日本軍國主義。
19世紀90年代,中日軍備競賽愈演愈烈。日本政府意識到發展國防的重要性,尤其是海軍,同時由於清政府非昏庸無能,在198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中戰敗了,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其中包括釣魚島群島連同臺灣島一併交付日本託管。1931年9月18日,由於經濟大危機和20年代西班牙蔓延的法西斯主義,日本為了轉嫁危機發動了侵華戰爭,悍然出兵東三省並建立了「滿洲國」,使3600萬鄉親父老淪為亡國奴。時隔六年,由於國民政府的貨幣改革,政府宣布法幣取代白銀,嚴重影響了日本對白銀的走私,因此日本當局在1937年7月7日匆忙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上海淪陷後,日軍進軍南京,由於國軍在南京保衛戰的失利,日本當局揚言要在三個月內吞併中國,於是爆發了驚世駭俗的南京大屠殺,三十多萬生靈慘遭厄運。經過了八年的全面抗戰,中國以3500萬(其中包括321萬國軍、58萬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紅軍,其餘大多是平民)軍民的巨大傷亡,贏得了抗戰的全面勝利。
1942年日軍在中途島戰役的失利,使日軍從此失去戰略優勢。帝國海軍節節敗退,美海軍節節取勝,日本的戰敗漸漸成了定局。194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前後四次向蔣介石提出把釣魚島海域及其附屬島嶼歸還中國的建議,蔣介石害怕影響戰後中日關係,一一婉絕了釣魚島的主權要求。到了二戰末期,羅斯福逝世,臨時總統杜魯門上臺,迅速結束了二戰。戰後由於國軍在國共內戰中的失敗,杜魯門對華實行經濟制裁等各種霸權手段。在1951年的舊金山條約中表明,美國將於1971年把中國領土釣魚島歸還日本。
七十年代初,由於美國在越南戰爭的久戰不勝和勃列日涅夫的軍事擴張,美國在冷戰中的態勢轉攻為守,迫使美國總統尼克森採取「聯中(共)反蘇」政策。作為美國軍事盟友的日本於1972年於中國邦交正常化。七十年代末,兩國進入蜜月期,政治、經濟、文化的交往日益密切。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向日本派出大量留學生。中共領導人為了不影響中日兩國的日後發展,謝絕了對中國的二戰賠款。日本政府則前後對中國進行了兩千四百億元的經濟援助和低息貸款,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八十年代初,鄧小平為了維護中日兩國友好關係,針對釣魚島主權提出了「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和日本經濟的停滯不前,九十年代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被探測到藏有大量的石油資源,足以使全中國消耗6。5年,加上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和每年十五萬噸的漁業資源。日本當局先發制人,向釣魚島宣示主權。直到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的今天,日本政府多次對釣魚島採取單方面行動,中國政府不斷表示抗議,態度強烈,使得兩國關係陷入僵局。
中日釣魚島之爭實質是兩國政府的利益爭端,而這場爭端的勝利與否取決於本國實力。主觀意義上講,這也使扞衛祖國領土的鬥爭,而這場鬥爭的勝利與否取決於國家民族的凝聚力和人民對政府的信任。
今日國內多地爆發反日(或者說是愛國)遊行,甚至出現了一系列不理智的害國行為。我首先給予他們正面評價:爭端之前,我經常看到新聞裡將國外人民通過遊行和各種手段來維護自身利益,例如日本和美國的反核遊行和反戰遊行。反觀我國,人們總是忙碌奔波著,一切向錢看,不關心政治,不敢為維護自身利益而鬥爭。可我現在發現,我國國民並不像我想像得那樣昏庸,而是很有民族意識和凝聚力的。這不禁令我會想起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反帝反封建運動,他們的愛國熱情震驚了封建帝國主義者,促進了中國的近現代化進程,引領中國人民走向共和,產生了不容忽視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