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奉獻有作為專題討論發言稿【精選】
2025-01-01 15:40:09
講奉獻、有作為,說到底就是要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兢兢業業為黨作出實實在在的業績,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勇於犧牲個人利益。下面是小編收集的講奉獻有作為專題討論發言稿,歡迎閱讀。
講奉獻有作為專題討論發言稿(一)
講奉獻、有作為是黨員必須履行的重要義務。黨員幹部就要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情懷,要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品質。黨員講奉獻就是要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要時刻把百姓的冷暖安危記掛在心間,裝在心裡,堅持好黨的群眾路線,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要善於做小事,要甘為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努力為人民群眾謀福祉,時刻不忘肩上扛著的那份沉甸甸的責任和信任,處處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前幾天我上網,看到中央文明網上有一個主題討論,圍繞「在今天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奮鬥徵程中,我們該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這個問題,對話了10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其中有一位89歲的老黨員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是一位有61年的黨齡的國家電網山西臨汾供電公司離休幹部,叫解黎明。他在對話時說:我親歷了萬惡的舊社會人民掙扎在水深火熱中的生存慘景。這期間,我隨逃難群眾漂泊,在解放軍後方醫院參加救護工作。從那時起,我的理想就是堅決跟共產黨走。我先後在統戰和婦聯不同崗位為黨工作,並努力為群眾解決困難。在離休後,我仍想為黨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幫助一些貧困家庭,並資助150多名山區孩子圓上學夢。有人誤認我是位「雍容華貴的老太太」。在我老舊的兩居室裡,有位記者問我「原本可以安享平靜的離休生活,為何還要奔走」,我沒好回答。但他說「這是選擇讓自己的精神世界充滿陽光」,我認同了。因為我是舉過拳頭宣過誓的黨員。
解黎明的對話不禁讓我想起當年在黨旗下舉起右手莊嚴宣誓的情景。我們每個黨員都經歷過那個莊嚴的時刻,那個時候就是我們對信仰的承諾。既然敢公眾承諾,就應該努力的去踐行。只有講奉獻才能充實人生,只有加強責任意識、公僕意識、服務意識,甘於奉獻,為人民群眾服務,才能最終實現人生的價值。
知難而進、勇於擔當,是黨員奮發有為的體現。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氣度。勇於擔當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是共產黨人的鮮明政治品格。無論是烽火連天的革命戰爭時期、篳路藍縷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還是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時期,我黨依靠這種可貴的擔當精神,披荊斬棘,破難前行,戰勝了不可想像的困難,奪取了史無前例的勝利,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事實證明,黨員幹部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
黨的十八的報告中提出了我黨當前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和外部環境考驗等「四個考驗」和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等「四個危險」。這說明,當前,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這「四個考驗」和「四個危險」,是黨中央向全黨發出的重要警示。在黨和人民的事業正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風險考驗的時候,要不斷取得進步,黨員幹部就必須勇敢承擔起對民族的責任、對人民的責任、對黨的責任、對崗位的責任。
講奉獻有作為專題討論發言稿(二)
要做到三個「強化」,爭當講奉獻有作為的表率。一是強化理想信仰,做忠誠於黨的表率。作為市委辦的黨員幹部,更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牢記入黨誓詞,不忘初心。二是強化規矩紀律,做遵規守紀的表率。我們市委辦作為保障市委運轉和推動市委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中樞機構,各項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強,必須以鐵的紀律和規矩作保證。三是強化奉獻意識,做積極有為的表率。作為市委辦的黨員幹部,要有奉獻精神,不計個人得失,任何時候不講條件,不論事大事小、事重事輕、事難事易、事緩事急,只要是領導交辦的任務,都要認真去辦,竭盡全力去做好。
我的看法是「講奉獻不吃虧」,因為奉獻的過程就是積累的過程,每天工作14個小時,「身在兵位,胸為帥謀」,日積月累,肯定是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奉獻的過程就是收穫的過程,在奉獻的過程中收穫了思考能力、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若干年後,市委辦出去的人能夠出任領導崗位,其實這也是組織、群眾對我們奉獻的認可;奉獻的過程就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努力在工作中積累,使自己的能力水平與崗位要求相匹配,敢於奉獻,樂於在奉獻中獲得成就感、滿足感,在奉獻中實現自己自我價值。
我認為,講奉獻就是要有「能吃苦、能吃虧」的品格,有老黃牛的精神,有寬容大氣的胸襟,有一顆感恩之心;有作為,則是要體現在本職崗位上勤勉敬業,精心謀事、潛心幹事、專心做事。作為人大幹部,監督是最主要的工作方式,自己要先把相關問題搞懂、弄透徹,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監督。工作生活中,不能斤斤計較,要常懷感恩之心、常思奮起之志,想事情、做工作,多講奉獻,多換位思考。面對困難,要迎難而上、主動擔責,要多走訪、勤調研,積極撰寫有質量的調研報告,多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設性意見。
我想,奉獻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有時就是舉手之勞;奉獻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它更是一種覺悟、一種境界。實際工作中會存在以事務工作代替政治和黨性鍛鍊的問題,滿足於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滿足於不出問題,存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工作量大時會急躁會抱怨,會有依賴性,碰到加班加點會有不情願心理產生。這些歸根結底還是境界不高,覺悟不強,奉獻意識不夠。在本職工作上,我要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從信教群眾的需求入手,以優質周到的服務把信教群眾最大限度團結起來,學會運用宗教的正能量來做群眾工作;在精神上,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把奉獻精神融入到工作之中。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