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講奉獻有作為專題討論發言稿
2025-01-01 15:36:09
黨員有了奉獻精神,就會把自己的工作、付出、犧牲看做是應當的,就不會斤斤計較個人得失,就不會動不動講條件提要求,就能夠有所作為。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黨員講奉獻有作為專題討論發言稿,歡迎閱讀。
黨員講奉獻有作為專題討論發言稿(一)
黨組書記要求全體黨員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要將「講奉獻、有作為」作為做合格黨員的落腳點,全體同志要堅持以學促行、知行合一,切實做到「三學三做三爭」,即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學監督法規;做業務能手,做安全衛士,做合格黨員;爭崗位先鋒,爭先進模範,爭優秀黨員。
講奉獻、有作為是黨員的義務和時代要求。奉獻就是「能吃苦、能吃虧、能吃氣」,要有吃苦的品格,甘為人梯的精神,海納百川的胸襟。感恩是奉獻的動力、實幹是奉獻的基礎、進取是奉獻的需要。作為就是人在事業中的建樹與成就,體現在本職崗位上默默付出,勤勉敬業,精心謀事、潛心幹事、專心做事。講奉獻、有作為是為黨之基,是黨內法規的要求,是中國共產黨性質所決定的。我們講奉獻、有作為不能停留在嘴上,必須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要從本職崗位上做出佳績來體現對黨的忠誠,對審判事業熱愛和執著。要立足崗位奉獻,踐行為民宗旨,勇於擔當盡職,始終保持幹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要直面司法改革,投身改革,積極參與支持改革,法院的發展靠我們法官去堅守和奉獻,我們必須義無反顧、砥礪前行。
講奉獻、有作為是黨員的責任擔當。責任擔當是黨員的基本素質、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精神品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為官避事平生恥」,高度概括了擔當精神。作為黨員我們必須要具有擔當的素質,挺起脊梁為黨的事業去奮鬥。當前,在國家各級機關中存在著不講責任擔的「為官不為」現象,由過去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變成了現在的「門好進」、「臉好看」、「事不辦」消極不作為的懶政、怠政。習近平總書記概括為三種情況,即能力不足而「不能為」,動力不足而「不想為」,擔當不足而「不敢為」。上述情況,我院黨員幹警中也多多少少存在諸如缺乏責任心、工作不主動、務虛不務實等擔當不夠的問題。如何克服和改變擔當不夠的問題,應當通過「三個教育」,打牢「三個基礎」來實現:一是加強黨性教育,為講奉獻有作為敢擔當打牢思想基礎;二是加強學習教育,為講奉獻有作為敢擔當打牢能力基礎;三是加強宗旨教育,為講奉獻有作為敢擔當打牢精神基礎。
做合格黨員法官要帶頭講奉獻、有作為。我們絕大多數幹警既是黨員又是法官,必須要把「做合格黨員」與「做合格法官」結合起來,既要以合格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又要以合格法官的標準來約束自己,要帶頭講奉獻、有作為,對黨忠誠,對審判事業負責,牢固樹立核心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看齊意識,不辱使命。具體來說,講奉獻、有作為,必須要有全身心投入的精神、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廢寢忘食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必須堅守法律信仰,加強黨性修養,提升司法能力。只有這樣,講奉獻、有作為在工作中能夠得到踐行和升華,心系黨、心繫國家、心繫群眾,「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就會實現。
黨員講奉獻有作為專題討論發言稿(二)
中央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方案提出,做合格黨員,就是要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的新發展對黨員的新要求,堅持以知促行,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其中,「講奉獻、有作為」是做合格黨員的重要標準之一。
講奉獻、有作為,說到底就是要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兢兢業業為黨作出實實在在的業績,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勇於犧牲個人利益。也就是說,要腳踏實地幹工作,一心一意為人民。
黨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忠實地代表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就決定了黨的根本立場和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十八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告誡廣大黨員幹部,「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來自人民為了人民的馬克思主義政黨。」2013年12月26日,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講奉獻,不是光說在嘴上,而是要落在行動上,要為人民做實事。每一名共產黨員都要有實幹精神,立足本職崗位,發揚務實、實幹之風,把一個個矛盾攻克下來,把一個個任務完成下來。應該說,「實幹」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能力;不僅是做人的準則,更是謀事創業的必經之路。實幹,要保持一個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就是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咬定青山不放鬆,不達目的不罷休,對定下來的事情雷厲風行、抓緊實施,對部署了的工作一抓到底、見到成效。實幹,是要攻堅克難,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勁頭和氣魄。事業是幹出來的、闖出來的,不幹不闖,就會被困難和矛盾所嚇倒。
當前,面對深化改革、調整結構、轉型發展、保障民生等諸多難題和挑戰,面對黨的建設一系列新要求新情況,黨員要敢於負重前行、較真碰硬,直面問題、迎難而上,想真招、出實力,真正成為帶領群眾戰風險、渡難關的主心骨。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