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關於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教案
2025-01-02 02:57:09
通過主題班會,教育學生懂得「三愛三節」是一個小學生應具有的美德。以下是小編為您帶來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教案,歡迎閱讀。
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教案(一)
一、班會目標:
1.讓同學們深入了解「三愛三節」的具體含義。
2.教導學生如何踐行「三愛三節」。
3.通過主題班會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三愛三節」真正的融入到以後的學習生活中。
4.利用主題班會普及「三節」小知識。
二、班會準備:
1、班幹部負責班會黑板裝飾,主要體現「三愛三節」的主題。
2、提前通知學生通過詢問、上網、看書等方式,收集節水,節糧,節電小妙招。
3、將班級劃分成小組,選出發言人,便於班會進行過程中匯總小組意見發言。
三、班會過程:
(一)序
「長在媽媽的懷抱,幸福少不了」,同學們,每當我唱起這首歌心中就溢出一種幸福之感,漾起一股對媽媽的愛,媽媽養育了我們,我們愛自己的媽媽,也了解自己的媽媽,可是作為中華兒民族的後代,我們還有一位共同的偉大的母親——祖國,她撫育所有的炎黃子孫,對每個兒女同樣的厚愛,那麼,作為它的兒女,我們對他了解多少,我們應該怎樣回報母親呢?這就是我們班會的內容:愛祖國,愛勞動,愛學習,節水,節電,節糧,簡稱三愛三節。
(二)、「三愛三節」
1、請談談對「三愛三節」的認識。
主持人:如果你不想在世界上虛度一生,那就要學習一輩子。學習猶如農民耕作,汗水滋潤了種子汗水澆灌了幼苗,沒有人瞬間送給你一個豐收。
2、學生談自己的表現。
主持人:我們世界上最美的東西,就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對於學習你是如何看待的?你是如何警惕自己的?
小結
3、你平時參加哪些勞動?需要哪些工具?當時的心情?主持人:我們榮幸地是中華民族的一員,是中國人民的兒女,我深情的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那麼我們擁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家園,但是卻有人在破壞它,舉例說明。
學生說明,教師小結
(1)節水節電,點滴開始。
(2)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3)愛惜糧食,杜絕浪費。
(4)離開時請讓電燈休息。
4、觀察生活中的浪費現象?
5、生活中你如何做到三愛三節?(生先說師再補充)
(1)節水(2)節電(3)節糧
6.展示「三節」:節水、節電、節糧小妙招,匯總小組收集成果
7、講述愛勞動的故事。
8、小故事辯真錯。
三、總結
師:中國五千年絢麗文化,發展至今,日趨強大,祖國的未來就靠你們去創造,再此,老師希望你們從現在做起,勤奮學習,刻苦鑽研,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讓我們的祖國更強大。
「愛祖國、愛勞動、愛學習、節水、節電、節糧」是一個延續的主題,並且不能夠空有口號,踐行「三愛三節」,爭做文明外事人;讓我們每一位同學都參與到其中,為共同的目標奉獻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篇二: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教案
三愛三節主題班會教案(二)
目標:
1.讓同學們深入了解「三愛三節」的具體含義。
2.教導學生如何踐行「三愛三節」。
3.通過主題隊會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三愛三節」真正的融入到以後的學習生活中。
4.利用主題隊會普及「三節」小知識。
一、導入:
介紹習總書記以及「三愛三節」的來歷及其含義。
(習總書記是我們國家的主席。2013年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快樂童年放飛希望」主題隊日活動時指出,「實現我們的夢想,靠我們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年兒童從小就要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長大後做對祖國建設有用的人才」。總書記的講話著眼於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著眼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永續發展、著眼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大業,為當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指明了方向。特別是總書記要求青少年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青少年的關心愛護和殷切期望,對於當代青少年打好知識根底、提高業務技能、塑造優良品格,鍛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剛才的介紹你知道什麼是「三愛三節」嗎?
二、理解「三愛」
(一)、愛學習
1、學生的職責是什麼呢?學習。學習是我們實現遠大抱負的基礎,既要勤學書本知識,又要多學課外知識,善讀社會的「百科全書」。「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二者不可偏廢。
2、愛學習的故事有哪些?(鑿壁偷光、懸梁刺股、囊螢映雪......)
(匡衡--鑿壁透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裡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裡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裡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裡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懸梁刺股
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困,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髮,一頭拴在房梁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幹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人,人們用「懸梁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映雪囊(náng)螢
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裡很窮買不起燈
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冬天夜裡,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白雪的光亮讀書。
當時還有一個人,名叫車胤(yin),也和孫康一樣,沒有錢買燈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許多螢火蟲,盛在紗袋裡,用螢光照亮,夜以繼日地學習。)
3、這些故事通通告訴我們要熱愛學習,同學們你們有沒有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跟大家分享呢?
(二)、愛勞動
我們不光要愛學習,還應該有強健的體魄,堅強的毅力。勞動不但可以鍛鍊身體,增強毅力,還可以讓我們變得獨立自主。高爾基曾說過:「生活中的各種美好事物,都是由勞動創造。」
1、你們平時在家幹過過那些勞動?
2、你們在學校參加過那些勞動?
3、當時的心情怎麼樣?
4、欣賞歌曲《勞動最光榮》幸福的生活從哪裡來,幸福的生活靠勞動;勞動的快樂說不盡,勞動的創造最光榮。我們要靠我們的勞動來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你們熱愛咱們的祖光嗎?愛他的什麼?
(三)、愛祖國
1、我愛我的祖國,愛她的壯麗山河。
a、我國的名山大川很多,你知道哪些?「五嶽」指的是哪五座名山?
(「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中嶽嵩山之峻,北嶽恆山之幽,南嶽衡山之秀」早已聞名於全世界,俗語說「五嶽歸來不看山」,他們就是我國山川的代表。)
b、我國的大河有哪些?(黃河、長江、黑龍江、珠江„„)
2、我愛我的祖國,愛她的悠久歷史文化
(中國歷史自中國商朝算起約有3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4000
年,自黃帝時代算起則約有4700年。在這期間留下了很多的文化遺產,請看一組照片:)
3、我愛我的祖國,愛他的飛速發展
4、師生共同誦讀《少年中國說》節選
(我門市當代的少年,肩負著祖國的未來,我們要用實際行動來愛我們的祖國,用實際行動來回應國家呼應的「崇尚節儉反對浪費」號召,我們應以勤儉節約為榮,鋪張浪費為恥)
三、學習「三節」
(一)、節水
1、哪裡有水?水有哪些作用?
(雖然天空中、江河裡、海洋裡、地下都有水,但供給我們喝、做飯、洗衣、灌溉農田、發電、工業生產用的水卻並不很多。我們平常用的自來水,是工人叔叔花費了很多勞動,用江河裡的水加工的,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有些同學可能會說我們這裡又不缺水,為什麼要節約用水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如果沒有水,會是什麼樣子。)
2、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麼感想?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浪費水的現象呢?
3、你知道哪些節水小妙招?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小結:如果人類不珍惜水,那麼我們能看到的最後一滴水將是我們自己的眼淚。希望大家以後能夠節約用水不再浪費寶貴的水資源。
(二)、節電
1、剛才有同學說過水能發電,那你還知道那些發電的方式?(水力發電、火力發電、核能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
2、誰能說說電有什麼作用?
(電的用處可大了。有了電,可以看到精彩的電視節目,可以打開空調,帶來清爽的風;有了電,點燈才能照明,洗衣機才能洗衣服;有了電,電話就能正常通話,電熨鬥就能把衣服熨平;有了電,錄音機才能唱歌、播放新聞,才能給我們講故事。沒有點,冰箱就不能正常工作,電視就沒辦法用,我們騎的電動車也無法行駛,世界將陷入陷入一片黑暗。因此我們要節約用電)
3、你知道哪些節電小竅門呢?
(1、燈泡換成節能燈2、不用電器切斷電源3、電腦啟動或是電視開後,如果半個小時內繼續要用好不要關,因為重新啟動會浪費大量電4、光線充足,不要開燈5、能用一盞,不開多盞6、杜絕白晝長明燈,做到人走燈熄7、離開教室時關閉教室燈)
(三)、節糧
1、10月16日世界節糧日,1979年,糧農組織第20屆大會決定從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以期引起人們對全球糧食短缺問題的重視,敦促各國採取行動增加糧食生產,與飢餓和營養不良作鬥爭。目前我們處於衣食無憂的環境,很多同學會覺得我們又不缺糧,何必節約呢?強看一組照片:
2、非洲營養不良的兒童在等待救助,尼日將近100萬兒童營養匱乏。有一種恐慌叫飢餓你懂嗎?再看看我們身邊:垃圾桶裡,經常會有同學們吃剩的雞蛋、膜片、火腿腸等食物;有的同學覺得家長送的飯菜不合胃口,不假思索隨手就倒了,情願再花錢買一些不利健康的零食填飽肚子。據有關部門估計,全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5000萬人吃一年,多麼驚人的浪費啊!也許有的同學會說,飯是我們自己家的的,願意怎樣就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