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精神的內涵演講稿【精品】
2025-01-03 08:03:09
導語:保持和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才能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關於長徵精神的心內涵演講稿,歡迎查閱與借鑑,謝謝。
是怎樣的精神力量支撐,讓衣衫襤褸的紅軍戰士跨急流、登雪山、穿草地、突封鎖,粉碎了上百萬敵軍的圍追堵截,最終實現勝利會師?
英勇的紅軍將士在物質極端匱乏,環境極其惡劣的困境中,以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更為我們留下了偉大的長徵精神。
什麼是長徵精神?
長徵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典範。縱觀整個長徵的過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每一個戰略方向的改變,每一項戰略任務的確定,每一次戰鬥勝利的取得,都無不體現出中國紅軍將士「大無畏」,不怕艱難困苦,永久堅持的精神。紅軍的大無畏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長徵是人類歷史上艱苦奮鬥精神的楷模。長徵途中,紅軍將士面對的是一條條波濤洶湧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聳立的雪山,一片片茫無涯際的草地,前有敵軍,後有追兵,可就是在這「敵軍圍困萬千重」的逆境中,紅軍轉戰兩萬五千裡,終於從100萬的敵人中殺出了一條生路。譜寫出一曲曲動人的「永久奮鬥」的革命樂章。
長徵是充滿著無私奉獻精神的史詩。無論是難以自拔的沼澤,還是茫茫無際的
草地;無論是皚皚白雪,還是飛機大炮;無論是酷暑嚴寒,還是飢餓乾渴……紅軍將士都抱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堅忍不拔的毅力,與窮兇極惡的敵人展開殊死搏鬥,將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死的威脅留給自己。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團體,只要有艱苦奮鬥的精神,實事求是,無私奉獻,就能夠成就事業,創造輝煌。80年前的長徵是這樣,80年後的今天也是這樣。
我們進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新的長徵。走在新長徵路上,我們應繼承和發揚當年紅軍長徵的精神,把長徵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變成推動我們各項事業前進的巨大力量。紅軍長徵的路是艱苦的、漫長的;新長徵的路會更艱苦、更漫長。因此,我們回憶長徵、紀念長徵,就是要更好地繼承和弘揚紅軍長徵精神,把紅軍長徵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下去,萬眾一心、艱苦奮鬥,爭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長徵」的勝利。
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領導和團結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強大精神動力。然而,有些黨員認為生活水平提高了,沒必要講艱苦奮鬥了,因此貪圖安逸、追求享樂,講排揚、擺闊氣,生活高標準、工作低要求,特別是有少數黨員領導幹部過著紙醉金迷的奢侈腐朽生活,甚至墜入了違法犯罪的深淵,如果這種現象任其不斷擴大和蔓延,勢必嚴重侵蝕黨的肌體,破壞黨群關係。所以,在新的形勢下,要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艱苦奮鬥作風不能丟。
保持和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才能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是共產黨人崇高的追求和強大的精神支柱。在革命戰爭年代,革命前輩在井岡山如果不發揚以門板當床、稻草做被的艱苦奮鬥作風,就難以點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長徵路上如果不發揚爬雪山過草地、嚼草根吃樹皮的艱苦奮鬥作風,就難以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在延安如果不發揚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艱苦奮鬥作風,就難以取得抗戰勝利;當年如果我們共產黨人沒有艱苦奮鬥、勇於勝利的精神,就難以實現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革命理想。同樣,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仍然要靠艱苦奮鬥精神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並不斷豐富艱苦奮鬥的內涵,將崇高理想與現實工作統一起來,使之不斷地與時俱進。
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是人民群眾的事業,也只有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才能取得成功。大力推進各項創新,就要不折不扣地走群眾路線,真正做到「執政為民」。要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將人民群眾中蘊藏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保護好、發揮好。實現這種結合,就要弘揚「永久奮鬥」的精神,把我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永久奮鬥」,是毛澤東同志1939年5月30日,在延安慶賀模範青年大會上講話的標題。他號召全體共產黨員、模範青年要把革命幹到底,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氣概。今天,在歷史的機遇和挑戰面前,我們更加需要這種「永久奮鬥」的精神。機遇是什麼?機遇從來都是對挑戰的勝利。戰勝挑戰,就是機遇;被挑戰所壓倒,就是失敗。我們要有勇氣戰勝各種挑戰,在世界範圍內綜合國力的激烈較量中,不掉隊,並迎頭趕上,需要我們「永久奮鬥」,絕不可半途而廢。振興中華是一個偉大的歷史過程。今天我們所做的一切,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永久奮鬥」,就是要求共產黨人成為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永
久奮鬥」的精神和憂患意識是相輔相成的。缺乏憂患意識,就沒有遠見卓識,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就會驚慌失措、陷入被動,甚至導致事業的失敗。對於一個政黨、國家和民族來說,憂患意識是成熟的表現。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被歷史反覆證明的真理。
我們相信,在新的歷史時期,同時代精神結合起來的長徵精神,將激勵中華民族實現偉大的振興!
主要內涵
樂於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於戰鬥,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重於求實,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善於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其主題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長徵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弱小走向強大精神力量。
長徵是什麼?長徵精神是什麼?習近平深刻闡述
長徵是怎樣的一場遠徵?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穿越歷史的滄桑巨變,回望80年前那段苦難和輝煌,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長徵在我們黨、國家、軍隊發展史上具有十分偉大的意義,對中華民族歷史進程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長徵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徵
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長徵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信念的勝利。
長徵是一次檢驗真理的偉大遠徵
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檢驗,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確立。經過長徵,黨和紅軍不是弱了,而是更強了,因為我們黨找到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找到了指引這條道路的正確理論。
長徵是一次喚醒民眾的偉大遠徵
面對正義和邪惡兩種力量的交鋒、光明和黑暗兩種前途的抉擇,我們黨始終植根於人民,聯繫群眾、宣傳群眾、武裝群眾、團結群眾、依靠群眾,以自己的模範行動,贏得人民群眾真心擁護和支持,廣大人民群眾是長徵勝利的力量源泉。
長徵是一次開創新局的偉大遠徵
長徵的勝利,是方向和道路的勝利。長徵的過程,不僅是戰勝敵人、贏得勝利、實現戰略目標的過程,而且是聯繫實際、創新理論、探索革命道路的過程。
偉大的長徵精神是什麼?
習近平指出,長徵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熱血鑄就的偉大長徵精神。
習近平指出,偉大長徵精神:
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
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
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
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
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鬥的精神。
習近平指出,偉大長徵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
走好今天的長徵路有五個「必須」
對於今天中國前進的道路,習近平表示,早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就告誡我們:「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裡長徵走完了第一步。」今天,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徵,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長徵永遠在路上。一個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不論我們的事業發展到哪一步,不論我們取得了多大成就,我們都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徵精神,在新的長徵路上繼續奮勇前進。
對於弘揚偉大長徵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徵路,習近平指出:
必須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奮鬥。
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勝利而矢志奮鬥。
必須把握方向、統攬大局、統籌全局,為實現我們的總任務、總布局、總目標而矢志奮鬥。
必須建設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為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奮鬥。
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而矢志奮鬥。
習近平表示,弘揚偉大長徵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徵路,是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偉大長徵精神,是黨和人民付出巨大代價、進行偉大鬥爭獲得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世世代代都要牢記偉大長徵精神、學習偉大長徵精神、弘揚偉大長徵精神,使之成為我們黨、我們國家、我們人民、我們軍隊、我們民族不斷走向未來的強大精神動力。
習近平最後表示,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長徵精神,激勵和鼓舞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特別是青年一代發憤圖強、奮發有為,繼續把革命前輩開創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新的長徵路上續寫新的篇章、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