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題班會總結作文
2024-12-29 11:55:09
【愛國主題班會總結作文一】
2008年5月20日下午,在西南大學8102教室,我班的全體同學就2008年以來中國發生的雪災、藏獨暴亂事件、奧運聖火傳遞在部分國家地區的受阻、5.12汶川8級地震地震、手足口病等系列社會熱點問題以「如何理性愛國」為主題展開了激烈討論,同學們在討論中展現出了濃濃的愛國熱情,也對理性愛國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討論和思考,經過討論同學們都認識到要以理性的思考和行為來正確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及為國效力的急切情懷。
班會由三個部分組成:視頻回顧、同學討論以及總結髮言。
我們首先通過一個短片回顧了雪災、藏獨、奧運聖火傳遞在巴黎受阻、5.12汶川8級地震、手足口病等事件的始末,雖然事件都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但依然可以從片中感受到暴亂分子的囂張氣焰和對受災人民的悲痛感情。
在討論環節中,大家都積極的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經過大家的討論使同學們能更好的理解什麼是「理性愛國」以及「怎樣理性愛國」。汪頎等同學認為在這嚴峻的時期,最好的愛國就是「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結合我們的學習生活實際:當打開空調時順手關上窗戶,當洗衣服時少浪費一點自來水,當在食堂用餐時少浪費一粒米飯,等等身邊的小事就能為國家節省一點資源,愛國並不意味著一定要有大作為,作為80後的我們真的應該理性的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向超、謝靜等同學認為,認真對待每一天的學習,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保持一顆平常心,在困難面前保持鎮靜,團結起來作災區人民最強大的後盾,把對災區人民的濃濃深情化成一種意志和精神的力量,一種刻苦學習、奮發向上的毅力,待到學業有成後再到災區幫助重建,才是理性愛國之道。班幹部陳平平認為,面對網上各種各樣的信息,我們要學會理性的辨別這些信息的真偽,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和感情用事而作出不合理智的行為,從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中國政府辦奧運,可以給那些不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外國民眾一個接觸中國的機會,但是,面對藏獨、聖火受阻等一系列事件的發生都預示著國際格局的變化,中國的逐漸強大、綜合國力的提升讓他們恐慌,對於那些歪曲甚至是有損中國形象的言論、行為,中國民眾是有權利也是有必要進行抵制的,但是,我們,作為時代先鋒的年青人,應該要保持理性,擦亮眼睛,對中國目前的外交現狀以及所處的國際大環境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參加過激的行動,不要淪為極少數極端分子利用的工具。
在班會最後,大家一致認為,愛國不光要有熱情,更需要理性,只有理性的愛國,才是真的愛國,也只有理性愛國,才是對祖國的真正支持。只有祖國富強,有堅定的經濟實力作後盾,才能抵制和揭穿部分邪惡國家分裂、破壞中華民族團結穩定的陰謀行徑。具體到我們大學生來講,就是要搞好自己的學業、身體和生活,為國家的繁榮昌盛打下堅實的基礎。
主題班會在同學們激情高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聲中順利結束。
此次班會成功地將我班同學的愛國情感引導到正確的、理智的道路上來,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同學們達成了一致共識:理性表達愛國熱情,自覺維護穩定大局。我們不是以前所謂的「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生了,我們是將要成為國家棟梁的愛國的大學生,或許今年國家的多災多難也是對我們一次深刻的教育,是對全中華民族的一次考驗。我們從小就接受熱愛祖國、服務社會,為中國的崛起而讀書。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即將踏入社會,但是捫心自問,我們能這樣懵懂的進入社會嗎?所以我們不得不思考我們將怎樣把我們從小接受到的教育付諸於實踐,指導我們的學習和工作,這是我們現在必須思考的。
【愛國主題班會總結作文二】
一、活動主題及意圖說明:
針對新時期少年兒童思想意識相對薄弱,社會環境日益複雜,國際新形勢下,如何體現我們的愛國情結?也就是如何在和平環境下,對青少年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是我們廣大教育者一直思考的首要問題,也是少年兒童一直糾結不清的心結。針對少年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我們本地實際情況,我們特意制定了這次主題討論案例,希望可以和大家共同研討,共同學習和進步。
二、活動背景及目標:
1、回顧歷史,牢記中華民族曾經承受過的深重災難,激發同學們的愛國熱情。
2、正視當前現實,反對霸權,牢固樹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發的堅定信念。
3、培養學生理性看待問題的能力,培養同學們的愛國守法觀念。
4、展望未來,要高瞻遠矚,以民族發展大計為重,刻苦學習,努力拼搏,報效祖國。
三、活動過程設計:
1、全體起立,唱國歌。
2、圖片:日本侵略者在華犯下的滔天罪證。
3、圖片:見證前段時間在中國掀起的反日浪潮。
4、學生發言討論「如何正確、理性地看待前段時間的反日情緒?」
5、學生發言討論「我們小學生應該怎樣去愛國?」
6、班主任老師作班會總結。
7、學生合唱《歌唱祖國》。
8、主持人宣布主題班會結束。
四、活動實施過程實錄:
1、全體起立,唱國歌。
2、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3、主持人展示一些材料,以激起同學們的愛國熱情。
女:4月2日,四川成都一家日本超市伊藤洋華堂遭到當地市民的衝擊。一批高呼抵制日貨口號的市民用磚塊、玻璃杯將店門玻璃和招牌砸爛。部分記者用日本牌子的攝像機和照相機採訪,也遭到示威者的幹預。
男:4月3日,深圳市舉辦反日街頭籤名活動,很快演變成反日遊行示威.同日在廣州,約3000人在日本駐穗總領事館外集會。情緒激動的人群在遊行途中向日本餐廳投擲雞蛋,砸爛門窗,並跳上路邊的日本汽車踩踏。
女:在上海,兩名日本大學生在一個餐廳裡被人用啤酒杯和菸灰缸擊中頭部,被送進醫院。
男:以上的一些過激行為授人以柄.經濟產業大臣中川昭一再次批評中國政府,不肯道歉和賠償,人民以為愛國就可以無法無天,令人覺得中國不是法治國家。
男:最近,日本就此專門找了一些國際媒體的記者,進入其駐北京的大使館和上海總領事館參觀,展示其被示威民眾破壞的情況,這就是企圖向外界宣傳中國人的「可怕」形象。如果我們被熱血掩蓋了理智,逞一時之快,這正好中了他們的圈套。
女:4月9日,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秦剛在記者招待會上說:「中國政府要求示威群眾冷靜理智、合法有序地表達自己的態度,不搞過激行為。
學生發言:「如何正確、理性地看待前段時間的反日情緒?
男:為幫助廣大幹部群眾了解國際形勢及中日關係的歷史、現狀和我國對日本的政策,正確理解、擁護中央的決策部署,19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報告會,外交部長李肇星作關於國際形勢和當前中日關係的報告。
女:李肇星說,中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妥善處理好中日關係的重要性。我們一定要相信黨和政府完全能夠從國家的根本利益出發,妥善處理對日關係面臨的各種問題。
a:每一位公民都有合法表達自己愛國熱情的權利。前提是不能妨害公共秩序和國家利益,決不能因為個人的自由造成對公共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損害。
【愛國主題班會總結作文三】
活動目的:通過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對國旗、國徽的崇敬之情,會唱國歌。懂得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也是愛國的表現。
活動形式:朗誦、演講、演唱。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國旗是象徵著國家的旗幟,它代表國家的主權和尊嚴,是國家的標誌。
國徽是國家民族精神的象徵,工農階級的象徵,我國人民大團結的象徵。
國歌是代表著中國人民的呼聲,代表著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斷反抗壓迫,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
國旗、國徽、國歌,它們是最崇高、最神聖、最親切的名字,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怎能不將自己的榮辱與它們聯繫在一起呢?
二、了解國旗的由來和象徵意義。
三、了解國徽的由來和象徵意義。
四、知道會唱國歌也是愛國的表現。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七彩光芒。」同樣,從唱國歌上就可以看出我們是否真正愛國。
熱愛祖國不是一句空話,我們在唱國歌時的神情和態度,我們內心的感受,都能說明我們究竟愛不愛國,究竟有沒有民族自豪感。
抬頭看看那正在空中飄揚的五星紅旗,同學們讓我們想一想作為黑眼睛黃皮膚的一員,作為國旗主人的一員,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為中華的振興,為中華的繁榮富強,積累知識,增長才幹,讓我們的國旗更紅,讓五顆金星更亮更輝煌。
五、班級特色展示。
下面請聽獨唱《紅旗飄飄》、《春天的故事》。
感謝這幾位同學精彩的才藝展示。在這激蕩人心的歌聲中,我們的主題班會也進入了尾聲。
六、班主任講話。
愛國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質,珍重國旗、國徽會唱國歌是愛國的一種表現。通過這次愛國教育主題班會的開展,我們同學們都認識的愛國的意思和怎麼用行動去愛國,希望同學們以後再自己的行為上體現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