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倡議書
2024-12-20 21:35:09
愛滋病,是一種可怕的疾病,而且治癒率極低。下面是小編採集有關愛滋病的材料:
【愛滋病倡議書】
-------愛滋病,可怕的是什麼?
愛滋病從發現至今,正以掩耳不及雲雷的速度席捲全球,這個令全世界都為之顫抖的魔鬼會帶給人們怎樣的恐懼呢?1981年6月13日,美國公布全球首例愛滋病;1985年,中國境內首例愛滋病報導公開,直至2000年,在中國地圖上代表愛滋病蔓延的紅點已經貼上每個省份。
愛滋病,醫學全名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人體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稱愛滋病病毒所導致的傳染病。HIV本身並不會引發任何疾病,而是當免疫系統被HIV破壞後,人體由於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導致死亡的!國際醫學界至今尚無防治愛滋病的有效藥物和療法。迄今為止,愛滋病的治療都還處於一個被動階段,我們只能根據感染者的情況加以控制,防止愛滋病毒攜帶者病發。在潛伏期中,感染者雖然沒有任何症狀,外表一如常人,但全身免疫系統卻仍在繼續受到愛滋病病毒的破壞,到免疫系統功能再也不能維持最低的防禦能力時,多種對正常人不會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便會使患者發生條件性感染,導致愛滋病患的病發及惡化,直到他被被其他疾病奪去生命。正是因為這種情形,愛滋病也被稱為「超級癌症」和「世紀殺手」。帶給人們無限的恐慌,而加劇這恐慌的不僅是愛滋病本身帶來的病痛,更是因為它那勢不可擋的蔓延趨勢。
愛滋病的傳播途徑有三種:一是血液傳播;二是性接觸傳播;三是母嬰傳播。在血液傳播中又存在著一種特別的方式,即共用針具傳播,這是針對吸食毒品的人群而言。愛滋病的快速傳播,讓愛滋病毒攜帶者與愛滋病患者在社會上形成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權益此時面臨的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一方面他們處於受害的弱勢地位,但對於不了解的大眾而言,他們又是具有威脅性的。從最初對這種疾病的恐慌,慢慢衍生出來的逃避、排斥甚至憎惡、貶低,讓我們不得不重視這樣的一個問題,是關於愛滋病的態度問題---歧視。
愛滋病患者遭受到歧視,很大部分源於它的傳播方式,這其中主要的兩點就是共用針具傳播與性接觸傳播。在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的中國社會,性是隱蔽的,關於性傳播的疾病更是不能提到檯面上的話題。如果說愛滋病在最初的階段為人們所知就是通過性接觸途徑,尤其是不正當的性關係,那麼對大多數人而言愛滋病就是一種髒病,它通過不正常的關係傳播也就意味著患病者也是個道德上有汙點的人,並不值得尊重。基於愛滋病被汙名化的現實,我們不得不承認偏見毀滅人權和良知,任何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應有他的價值,都應有自己的權利並享有他人的尊重,這是我們對一個人最起碼的尊重,不管他是什麼樣的身份與地位,不管他的健康狀況健康與否。與此同時,因為共用針具的吸毒人員染上愛滋病,偏見更是一覽無遺。人們譴責吸食毒品的人,為此而患上愛滋病則被稱為自作自受。但我們都不能體會,吸毒人員對毒品的依賴是身心兩方面的折磨。於此同時,還有許多因為不正規輸血等其他原因而感染上愛滋病的人們也被一同併入了這樣的歧視之下。
當然,無知也是人們產生這一偏見的一大原因。在愛滋知識還未普及的情況下,人們更是談「艾」色變,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會吸入一個愛滋病毒並感染上愛滋病。但其實真正易感愛滋病毒的只是一些高危人群,例如吸毒者、接受輸血或血液製品者、與高危人群有性關係者等。而我們在正常生活下愛滋病的感染機會是微之甚微的。偶爾的社交接觸,包括日常工作、學校等中的接觸、共同進餐、使用公共的衛生設施等許多許多,我們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活動都不會被傳染愛滋病的。
對愛滋病患者的歧視甚至是不公對待,與現實他們應有的尊重是矛盾的。對於愛滋病患者及病毒攜帶者,我們應該給予的更多是寬容和理解,有時候應適當地給予他們人道關懷。
我們國家已經通過法律制定了部分關於維護愛滋病患者及病毒攜帶者的法規,這樣確保了愛滋病患能夠真正的享受應有的權利。同時,國家也積極的採取各項措施防治愛滋病的蔓延。其中,「四免一關懷」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一免:對農村居民和城鎮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等醫療保障制度的經濟困難人員中的愛滋病病人免費提供抗病毒治療藥物。二免:為自願接受愛滋病諮詢檢測的人員免費提供諮詢和初篩檢測。三免:為感染愛滋病病毒的孕婦提供諮詢及免費母嬰阻斷治療。四免:對愛滋病患者遺孤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一關懷:將符合救助條件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以及因愛滋病致孤兒童和老人納入政府救助範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必要的生活救助。這些都實際解決了許多因為愛滋病本身,還有它的後遺效應造成的問題。
與愛滋病的鬥爭是一條崎嶇的道路,我們只有認清了在這條道上真正阻礙著前進的不是愛滋病魔,而是我們的無知與偏見。只有不斷消除歧視與偏見,才能真正為愛滋病患者和病毒攜帶者製造一個平等生存的社會。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有效地防治愛滋。
作為一名一學生,將來要從事醫療工作的我,在學習了許多關於愛滋病的知識後也進行了自我的審思。如果我身邊出現了一名愛滋病患,我能夠用坦然的心態對待他嗎?我想我可以,即使心裡對愛滋病的害怕會讓我不禁反問自己可以做到嗎,但有一個信念在我心裡要求我一定要做到。每個人都會有生病的時候,換位思考一下,想像如果自己患上了愛滋病,在最需要幫助與安慰的時候,旁人表現的卻是冷漠和厭惡。所以,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我想面對愛滋病患時我可以做到寬容和公平。給他人同情,不如給他一個舒適的環境,我們的寬容就是這份舒適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