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黨員對黨絕對忠誠發言稿
2025-01-01 03:47:09
忠誠是人的一種優良品質,一個人對親人、朋友、組織都應做到忠誠。但與這些忠誠相比,黨員幹部對黨的絕對忠誠是一種更為無私、更為可貴的忠誠。下面小編就來分享黨員對黨絕對忠誠發言稿,歡迎閱讀。
黨員對黨絕對忠誠發言稿(一)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員幹部首先要對黨絕對忠誠,做到「忠誠乾淨擔當」。何謂忠誠?忠,就是要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誠,就是要誠心,誠意,誠實,講實話,辦實事。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永葆對黨的忠誠,特別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原則性問題上,在維護黨中央權威上,在事關國家、民族大局的關鍵時刻,在改革攻堅的關鍵時期,必須立場堅定,毫不動搖。
首先,加強學習,在思想素養上構築忠誠。政治上的堅定源於思想上的忠誠,思想上的忠誠源於學習上的持之以恆。
學習是提高理論素養的重要途徑。提高理論素養,要認真研讀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系統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著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與政策水平,特別是要結合當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把學習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有機結合起來,在學系列講話中加深對黨章黨規的理解,在學黨章黨規中領悟系列講話的精神本質與內涵,真正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
學習是勝任本職工作的現實需要。當今時代,伴隨著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和突飛猛進的科技發展以及網際網路辦公模式的推進,知識更新的周期大大縮短,各種新知識、新事物層出不窮。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幹部,就必須通過學習,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學習是提升人生境界的根本方法。學習不僅是一種政治責任,更是一種精神追求和一種生活方式,樹立先進的學習理念,培育濃厚的學習興趣,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創新。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自覺成為學習的表率,要有爭先創優意識,通過學習提升思想境界、錘鍊道德操守,在學習中把握人生道理、領悟人生真諦、體會人生價值、實踐人生追求。
其次,砥礪作風,在服務群眾中體現忠誠。「大樹紮根於沃土,高樓立足於基石。」黨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是密不可分的。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對黨絕對忠誠,就要時刻錘鍊作風,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一是端正態度,築牢宗旨意識。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和成功的根本所在。只有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把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建立在為人民謀福祉,為群眾解難題上,我們的事業才能經得起風浪的考驗。把人民滿意作為標尺,把群眾疾苦放在心頭,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做群眾的貼心人。
二是點滴做起,塑好自身形象。黨員幹部的一言一行關乎黨的形象,一舉一動體現黨的作風,在為民服務上,我們要以身作則,爭做焦裕祿、孔繁森式的好幹部,少動嘴、多動腿,深入基層接地氣,根除「看不見」「難得一見」的不良現象,實實在在走入群眾中,扎紮實實融入群眾中,拉近與人民群眾的距離,在為民服務上塑形象、做表率。
三是求真務實,提高惠民實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新時期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精準扶貧,定點幫扶」更是重中之重。一名合格的黨員幹部應該以飽滿的熱情、高昂的鬥志積極投身改革發展,投身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把落實好扶貧政策作為己任,在攻堅克難中錘鍊作風,在為民服務中體現忠誠,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打造對人民的關懷和對黨的忠誠。
最後,遵規守矩,在明德修身中鍛造忠誠。「天下至德,莫大於忠。」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做一名「四講四有」的合格黨員,在明德修身中鍛造對黨的忠誠。
一要有信念。信念是指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對某種思想理論、學說和理想所抱的堅定不移的觀念和真誠信服與堅決執行的態度。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都屬於人的基本信念。「講政治、有信念」講的就是要對黨絕對忠誠、樹立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努力踐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以實現共產主義偉大理想為己任,把為人民服務作為終身追求的目標。
二要修好德。「講道德,有品行」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自覺傳承黨的優良作風,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刻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做到忠誠於組織,任何時候都要與黨同心同德,必須時時刻刻對黨絕對忠誠老實,思想上與黨同心、行動上與黨同步,始終做到絕對忠誠於黨、忠實於共產黨員的神聖職責。
三要正己身。古訓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講規矩,有紀律」就是要嚴守黨的紀律,服從組織決定,知敬畏、明底線、守規矩。作為黨員幹部要不斷加強學習,明道德以固本,重修養以安魂,知廉恥以淨心,去貪慾以守節。常修從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慾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做到自重、自省、自警。
四要講奉獻。不計得失、甘於奉獻,這是一名黨員對黨、對人民應盡的責任,是服務民生發展的本質體現。「講奉獻、有作為」就是要踐行黨的宗旨,保持為民本色,無怨無悔,無私奉獻,敢於擔當、勇於負責。作為一名合格的黨員幹部要能夠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勤懇工作,默默奉獻,不為名利所困,不為利益所擾,一心一意埋頭苦幹,踏踏實實甘於貢獻,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以工作實績作為對黨絕對忠誠的最好詮釋。
黨員對黨絕對忠誠發言稿(二)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京主持召開部分中央部委負責同志座談會,併到遼寧省召開座談會,就制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徵求意見。他強調,對黨絕對忠誠最終要體現到擔當上。
現在,規矩多了,紀律嚴了,查得緊了,有些領導幹部錯誤地將紀律規矩當成了「風險」,覺得做得多,就會錯得多,為了不出錯,不如不做事,擔當意識蕩然無存。這實際上就是不作為,就是對黨不忠誠的表現。
焦裕祿同志到蘭考上任前,堅定地向黨組織表示:「不改變蘭考的面貌,我決不離開這裡」。正是在這種強烈的擔當精神激勵下,他團結帶領全縣人民頑強拼搏、奮發圖強,創造了蘭考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蹟。考察領導幹部政績的優劣,就要看他有沒有能夠擔起重責的「肩膀」,那些「兩眼一睜,忙到熄燈」的幹部,那些「閉眼謀事,睜眼乾事」的幹部,那些「5+2,白加黑」的幹部必然能夠帶領當地各項事業的大發展,必然會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因為他們身上體現了黨員幹部的擔當精神,幹事不避難,難事敢上前。
有權必有責。擔當精神體現著領導幹部的黨性和覺悟,體現著領導幹部的胸襟和勇氣,也決定著領導幹部職責的履行、作用的發揮、貢獻的大小。黨既然把領導幹部安排在重要崗位上,領導幹部就要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在其位謀其政,真正為黨和人民挑擔子,擔責任。幹部幹部,幹字當頭,實現「十三五」宏偉藍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領導幹部就需要苦幹實幹玩命幹,用實際行動體現擔當精神,用突出業績向黨交答卷,用群眾滿意實現人生價值。
擔當要有方向,要時刻向黨看齊,時刻向群眾學習。敢於擔當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和傳統,是中國共產黨永葆先進性純潔性、鞏固執政地位的重要基石。增強黨的凝聚力創造力戰鬥力,需要培養敢作敢為、勇於擔當的優秀領導幹部。只有不懷私心,不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斤斤計較,不怕自己吃虧,不患得患失,才能將擔當落到實處,才能讓擔當體現價值。現代改革發展事業要求我們堅守共產黨人的崇高信仰,心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精神情懷,攻堅克難,創新驅動,肩負起歷史重任勇敢前行。
不可否認,領導幹部在幹事創業過程中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失誤,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我們同時也要明白「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敢於擔當就是要在實際工作中能夠經常反省自己,爭取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在工作前常反省自己,是否按照原則和規矩辦事,工作後常反省自己哪裡出了紕漏或錯誤,能夠在犯錯的情況下,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吸收經驗教訓更是一種擔當。一名能夠勇於承認錯誤、善於改正錯誤的領導幹部更能夠在提升自我工作水平的同時,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
擔當需要勇氣和能力,更需要不忘初心,對黨絕對忠誠。領導幹部要樹立時不我待的責任意識、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劈波斬浪、奮勇向前,不斷為中國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