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黨員講紀律有規矩演講稿範文【精品】
2024-12-31 12:36:09 1
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講規矩、有紀律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的具體化,是重構政治生態。下面是小編收集的2016合格黨員講紀律有規矩演講稿範文,歡迎參考。
2016合格黨員講紀律有規矩演講稿範文(一)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縱覽世界文明史,現代政黨無一例外都是有紀律規定和規矩要求的,沒有紀律規定和規矩要求就不能成其為政黨。制定了紀律和規矩卻不嚴守,那必定是做不了大事、沒有前途的政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我們黨最核心的紀律和規矩,就是規範黨員幹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動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它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和規矩的基礎,是黨內政治生活帶電的「高壓線」。可以說,我們黨90多年艱難曲折的奮鬥,正是靠著它走過來的。
中國共產黨成立伊始,就強調立規矩、講紀律。1922年在上海召開二大的時候,儘管全國只有195名黨員,但在大會通過的黨章中,便專列「紀律」一章。黨的第一部黨章就立下這些規矩,使我們黨和那些只在口頭或書案上講講馬克思主義的鬆散學術團體之間劃出了一道鴻溝。當時,確實有些人,包括曾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甚至參加籌備建黨的一些社會名人,受不了這些紀律和規矩,先後離開了黨,或被開除了黨籍,但黨的隊伍卻更加生機勃勃,健康茁壯成長。此後大約不到5年時間黨員就超過5萬人,由此迎來了國共合作的大革命高潮。在大革命失敗前夕召開的黨的五大,面對危急的形勢,更是明確提出「宜重視政治紀律」。
1927年10月,毛澤東同志在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之初,親自主持了一場入黨儀式,在他確定的24個字的入黨誓詞中,便有「服從紀律」這四個字。與此同時,毛澤東同志還創設了人民軍隊的基本紀律,後來發展為著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條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講的就是政治紀律。正是靠著這樣的紀律和規矩,我們黨才領導人民群眾打開了革命戰爭的新局面。
延安整風初期,為了統一全黨思想,毛澤東同志在1941年9月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論斷:「路線是『王道』,紀律是『霸道』,這兩者都不可少。」意思是黨的建設,既要靠正確的路線方針來指導,也要靠鐵的紀律來約束。1942年普遍整風開始後,毛澤東同志又講,身為黨員,鐵的紀律就非執行不可,孫行者頭上套的箍是金的,共產黨的紀律是鐵的,比孫行者的金箍還厲害,還硬。因此,只有對紀律和規矩心存敬畏,才可能形成自覺。
西柏坡是我們黨在農村的最後一個指揮所,同樣也是嚴紀律、立規矩的地方。1948年9月,中央政治局專門召開擴大會議,主要議題就是:「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即將進入北平時,黨中央在西柏坡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又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要求,確定了必須遵循的「六條規定」:不做壽,不送禮,少敬酒,不拍掌,不以人名做地名,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這是黨中央「進京趕考」前定下的「規矩」。這些做法,對我們黨最終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進而順利地轉變為在全國執政的執政黨,有著重大意義。
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為了讓黨員幹部守紀律講規矩,做了兩件大事:一是重新設立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二是制定《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在吸取文化大革命深刻教訓的基礎上,總結了黨內政治生活的12條基本原則,為黨組織和黨員遵守黨的政治原則和組織原則、接受監督、嚴明黨紀等方面確立了規矩、提供了遵循,使黨內政治生活逐步走上正軌。我們黨正是靠這樣的政治優勢,走過了30多年不平凡的改革開放歷程。歷史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最終成為在今天依然執政並將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靠的就是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
回顧歷史,是為了今天。我們黨今天面臨著「四大危險」和「四大考驗」,怎樣應對,需要深思。不嚴明政治紀律,不樹立規矩意識,就會迷失方向、損毀形象、失去力量。蘇聯解體前,蘇共放棄了民主集中制原則,黨員公開反對黨的決議、對抗黨的政策,從無視規矩到破壞規矩,從思想混亂演變到組織混亂,在20萬黨員時建國、200萬黨員時衛國、2000萬黨員時卻亡國,政治規矩動搖的教訓,十分慘痛。懂規矩才有定力,守規矩才不亂方寸。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有堅定立場,對背離黨性言行有鮮明態度,這是每個共產黨員應有的基本政治覺悟。對黨員領導幹部來說,必須做到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越界、不越軌,堅守底線。
2016合格黨員講紀律有規矩演講稿範文(二)
講規矩有紀律,是合格黨員的重要標準,也是組工幹部的生命線。組工幹部是管幹部的幹部、管黨員的黨員,按組織原則辦事是根本工作方法。按組織原則辦事,說的通俗一點,就是講規矩有紀律。實踐中,要堅持做到「四辦」:
按政策辦。組織工作政策性很強,學習政策、掌握政策、落實政策,是組工幹部的基本思維方式,也是最基礎的基本功。學習政策,要一以貫之,知始知終,不能零時抱佛腳,用什麼學什麼,而是要把政策的來龍去脈學深學透。掌握政策,也不是一學了之,而是要真正明白政策制定的背景,弄清政策的適用範圍,比如一些在領導班子換屆中的政策,在平時的幹部工作中就不能適用。落實政策,不是一個簡單的機械行動,需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銳性,時刻把按政策辦事牢記心中,思考問題、提出決策、解決問題,都要按政策辦,不能有絲毫的懈怠,認為有些事是小事,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按政策辦天也塌不下來,這是極端危險的思想,必須堅決克服。
按原則辦。如果政策是紅線的話,原則就是底線。幹部工作、人才工作、基層組織建設等,是組工幹部的主要工作,完成這些工作,有共同的原則,也有不同的原則,但相同的是都需要按原則辦事。組工幹部的第一原則,就是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比如,在幹部工作中,組工幹部敢不敢堅持原則直接關係到選人用人風氣的好壞,關係到組織工作群眾滿意度的高低,甚至關係到幹部制度改革的成敗。如果組工幹部在工作中,不敢堅持原則或對原則堅持不夠,就會成為好人主義,有極少數甚至拿原則作交易,以權謀私,更會給組織工作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第二原則是服從原則。作為組工幹部,必須服從組織的決定,如果有什麼不同看法,可以通過正當的方式進行反映,但在組織重新決定之前必須堅決執行。第三是服務的原則。比如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就必須樹立服務的意識,堅持服務的原則,為基層想辦法解難題。
按程序辦。程序,就像我們每天要起床、吃飯、睡覺一樣,這是一種自然規律。組織工作有著嚴密的制度設定,不管是請示工作、制定方案,還是抓好落實,都有著各自規定的或形成的程序。按程序辦事,是每一名組工幹部的起碼要求,就像每天要吃飯、睡覺一樣。程序,就是一種規矩,也是一種紀律,不能亂也不能丟。一級對一級負責,這是一個組織程序,作為下級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及時向上級請示、匯報,如果自行其是就會出現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就會給工作添亂。也有一些組工幹部,在一個崗位時間久了,或者自認為資歷深了,就會把程序丟在腦後,有的我行我素,有的越級請示匯報,有的甚至直接違反程序,這些都是不講規矩沒有紀律的胡作為,亂作為。當然,程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但變動程序也要履行必要的程序,絕不能讓程序空轉或亂轉。
按慣例辦。慣例,是組織工作中一個約定俗成的工作方法。組織工作點多面廣線長,組工幹部在開展工作中,在堅持政策、原則、程序的基礎上,還有很多需要創新的空間。特別是針對一些地方、一些時候,有些政策需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經過一定的組織程序可以對一些政策予以變通,有的就成為了一種慣例,這種慣例可能與一些政策不完全一樣,但堅持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也經過了一定的組織程序,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政策效應。尤其對一些政策的空白點,模糊地帶,更需要組工幹部結合實際勇於創新,經過一定時間的實踐後當作慣例運用到具體的工作中,成為解決一些難題的有效辦法。雖然慣例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但慣例絕不能亂用,更不能成為以權謀私、假公濟私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