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電影《辛亥革命》觀後感
2024-12-02 18:46:09 1
這部電影,細膩,深刻,把辛亥革命的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尤其喜歡影片開頭寧靜的那段告白,她帶著腳鐐走向斷頭臺的那一刻,出影時間最短,但是卻讓我最為感動,她在犧牲前說的:「我的死是為了所有孩子的幸福!」,頓時,我有一種眼淚要衝出眼眶的感覺。
今天的我們其實就是她當年說的孩子們,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真的不要忘記那些流過鮮血和犧牲的革命先烈,是他們用寶貴的生命堅定的信念換來了我們今天的歡笑和幸福。戰爭的場面看著讓人揪心,那麼到底是什麼讓他們勇敢的拋棄家中的妻兒和一切,拿起捆綁的手彈跑向敵軍的那邊。一個個響噹噹的名字,一件件忘我犧牲的事跡,一幕幕不能忘記的場面,深烙在心底!
秋瑾說:「革命是為了給天下的孩子造一個溫和的世界……」林覺民說:「革命是給天下人謀求幸福……」孫中山說:「革命是……使全國之人無一貧者,使中華民族屹立世界之東方……」。這一句句,無不感人肺腑,而我所流淚的真正原因,其實也正是因為他們的美好願望——這是多麼美好的、直到現在仍尚未實現的願望啊!以至於我在心裡懷疑,他們的願望,永遠只能是一個理想的、美麗的願望而已。那麼,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又到底是為了什麼呢?結果,我迷茫了,迷茫得流下了眼淚。
我們知道,這部電影的主角是孫中山,當然,還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他,還是一名醫生。他從一位醫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民選總統,為了推翻封建帝制,發動11次武裝起義,失敗了再起義,越挫越勇,百折不撓,歷盡磨難,其堅定的愛國信念,深深地感動我們。為了給國家留下一個光明體制,為實現最高政治目標推翻帝制,他毅然辭職讓位,以總統一職換袁世凱叛清,實現共和制度,其偉大的人格令人景仰,這樣的情節只能是由偉人創造出來的,而不是電影情節塑造出來的!可是回到我們的現實,我們扣心自問,現在的生活條件照當時相比要優越得多的多,可我們是否能夠像孫中山先生那樣不畏艱險困苦,不畏挫折,為了自己的信念、信仰而堅持到底呢?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像孫中山先生那樣無私呢?要知道,在當時,大總統的位置可是相當於皇帝寶座啊,這在現實社會中,還不要說什麼大總統的位置,有多少雞皮蒜毛之事又讓多少人為之斤斤計較,耿耿於懷。所以說孫中山先生的境界和覺悟,那是難人可貴的,更非等閒之輩所能及也。也正因為如此,當時才會有那麼多的熱血青年追隨於他,為之而獻出生命。
也許我們當中的有人會說,自己生錯了年代,如果也生活在那種亂世,說不定也將成為這些革命先烈中的一員。其實,我覺得這是遐想也好,假設也罷,都毫無意義。一個世紀的光陰猶如彈指一揮間,歷史是不容假設的,所以我很難想像,如果100年前,沒有這樣一部分人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拋頭顱灑熱血的方式執著的追尋新的希望,那麼如今的中國該是怎樣的一種場面?不過,既然歷史沒有留給我們血雨腥風的生活,沒有留給我們戎馬疆場的機會,那麼我們就該以我們這個時代所特有的新的方式去開拓進取,去尋找利國利民的新道路。
最後,謹以此片表達我們心中對於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也希望我們這些作為晚輩的,能夠發自內心的去保持對於前輩先賢們的崇敬,並以其為榜樣,激勵自己,為了那一份信念、信仰,勇往直前,永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