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棗樹特點的作文
2024-12-05 08:39:08
沙棗樹特點的作文
沙棗樹開花了,香味瀰漫了整個園子,瀰漫到了屋子裡的每個角落。
隨著屋子裡的一陣哭聲,我出生了。
一歲時,奶奶經常抱著我在沙棗樹下乘涼,拿著扇子,給我扇涼,我看著上面的沙棗花,笑了,那片綠真的刺眼,我的眼睛都睜不開,那片花真的好香。
四歲時,我和小夥伴在樹下彈玻璃球,爬來爬去,一身泥土,每次回家都難免遭母親的一頓訓斥,但每次都有疼愛我的奶奶護駕。
六歲時,我爬在樹上盡情地吃著沙棗,那沙棗沙甜沙甜的,嚼在嘴裡香氣久久不能散去。
九歲時,我和姐姐躲在樹後面,不是在玩捉迷藏,而是害怕,因為爸媽在打架,地上已經摔碎了幾個碗。我在樹下不停地哆嗦,姐姐流下了眼淚,眼淚落在了樹葉上,樹葉上留下了我和姐姐晶瑩的童年。
十二歲時,我從樹上摔下來了,下巴劃了一個口子,流血不止,奶奶看見了,她用酒精把傷口洗了又洗,擦了又擦,找了一塊幹紗布,包住了傷口,那塊紗布留下了我的血跡,還有奶奶深深的愛。
十五歲時,在夜晚的時候,喜歡一個人坐在樹上聽著音樂,望著星星。盼望著流星划過,或者看著月亮,思念自己想念的人,但願他們知道月亮代表我的心。
十六歲時,大風吹斷了樹的一根樹幹。我看著那樹幹,心裡酸溜溜的,挺不是滋味。想起了這麼多年它陪伴我一起成長,經歷那麼多的風雨,經歷那麼多的人生歡樂傷痛。如今就那麼倒了,真的令我感到傷心。
又是一個沙棗樹開花的季節,我們全家在樹下拍了一張全家福,在那照片上,爸媽笑了,奶奶爺爺笑了,我和姐姐也笑了。而且我發現原來被吹斷的樹幹旁發出了新枝,我知道它還可以成長,可以經受狂風暴雨,而且不會斷掉,就像我們這個大家庭,永遠繁榮,永遠團結在一起。
畢竟,這是沙棗樹開花的季節。
沙棗樹特點的作文
我的故鄉有條溝,它的名字叫「沙棗溝」。不知從何時開始,溝的兩岸,生長著一叢叢野沙棗樹。端午前後,點點棗花競相開放,十裡飄香;深秋季節,累累果實倒掛枝頭,金黃誘人。「清風吹醒棗香夢,明日端午故鄉人」。沙棗樹在我的夢境中恣意生長,醇醇棗香讓人魂牽夢縈。故鄉的沙棗樹,已是一種情結,一種文化,一種對逝去歲月的詩意表達。
據老人說,溝口住著一位財主,膝下有一子,其子百無聊賴,招搖撞騙,一日,財主正言以告:「你已成人自立,明日,打點行囊,嘗嘗人間疾苦,混不出人樣,休來見我!」未及三月,兒子衣錦還鄉,並奉上一沓沓鈔票,父親看也未看,一把塞入火爐,兒子紋絲不動,熊熊火焰照紅了父親憤怒的臉:「孽子!不是自己的血汗錢,你是不會疼惜的。」兒子慚愧難當,再次漂泊他鄉。
時過三秋,兒子榮歸故裡,只見他衣著樸素,步履蹣跚,手裡卻攥著一顆掙來的金子-----玲瓏剔透,極像一顆飽滿的沙棗。那日正值暴雨過後,洪水滔天,父親接過金子,竟擲於洪水中!只聽見兒子喊了一聲「不,不!」縱身洪水去撈金子,最後被洪水捲走。
父親悲慟欲絕,哽咽著說:「兒啊,你真傻,我要的不是你金子,要的是金子般赤誠之心啊?」
洪水過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在溝底的中央,被沙石聚起一土丘,中間高高隆起,兩端尖尖,如同一個巨大的金黃的棗樹種子,這豈不是擲於洪水中的那顆金子嗎?從此以後,被當地人抹上了一層浪漫而又神秘的色彩。
就從那時開始,兩岸長出一叢叢沙棗樹,一到深秋季節,一棵棵棗樹上掛滿累累果實,金燦燦的,如瑪瑙般,顆顆是閃光的金子。
以後,凡是走出村子的人,無論是求學、工作,還是出嫁,甚至乞討,每當跨過這條沙棗溝時,不由得放慢了腳步。因為這裡有一個美麗而悽涼的傳說,是每位離鄉人心中的一座碑。
棗娃哥,就是我心中的一棵沙棗樹。赤誠、倔強地生長在故鄉貧瘠的土壤上,無圓潤之澤卻甘之如飴,無嬌豔之態卻醇香四溢,和許許多多紮根於廣袤大地的農民一起,堅守著清貧,堅守著心靈的那方淨土。
棗娃哥可謂我「少年閏土」。他在家排行老六,由於家貧,未上三年學就輟學在家,被大戶人家僱去放羊。只記得那時,我放學回家,他也牧羊歸圈,我倆鑽進深深的沙棗林,夕陽西下,躺在厚厚的棗葉上,吃著甜甜的沙棗,說著新鮮的趣事,愜意極了。現在回想起來,那就是童年的味道,是漂泊異鄉之人流連往返的港灣。
棗娃哥酷愛下象棋,但他的棋路不合規矩。雙方擺上一盤棋,他搶先執黑,紅先黑後,很有君子之風。他下棋乾脆利落,總是吃我棋子之前打聲招呼:「我車吃馬,你走。」我可不管那麼多,總是以偷吃為主,如果我的「炮」偷打了他的「車」,他是落子不悔的,不過急得漲紅了臉,他後半盤棋目的已不是「將軍」,而是以不惜代價地吃我的「炮」為主,最後的結局往往是我半盤棋未動,他只剩一「老爺」晃悠,當然,憑經驗,我是不能「將」死他的,否則,他會沒完沒了地「再來一盤」的,最終只能握手言和。
棋如其人,他傻得可笑,倔得可愛。
等我接到高考錄取通知書,懷揣著大學的夢想離開故鄉時,在公共汽車上回首一望,在那叢叢的棗林深處,上百隻羊群如飄動的雲海,在雲海的盡頭,有兩隻雙手向我揮舞,如風中的沙棗樹-----他就是棗娃哥,被夕陽餘輝拉長身影的他,此刻顯得多麼孤單與落寞啊,正值青春年少的他,命運讓他留在了大山。那時,我真想說:「棗娃哥,我倆還有握手言和的機會嗎?」
時光如流水,棗樹依舊,物是人非。只聽說棗娃哥三十多歲做了「倒插門」,女方是鄰村的一位已有三個孩子的母親,他這種不合規矩的棋路,已成村子人們茶前飯後的談資,但棗娃哥還是在別人的嘲笑中把自己「嫁」過去了。我想他在做這一重大決定時,是憑著「再來一盤」的不服輸的勇氣,還是「老爺」陷入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的無奈呢?我不得而知。
故鄉十年九旱,一批批年青人出門打工,但棗娃哥重操舊業,真正拿起了屬於自己的牧羊鞭。他養羊不按常規出牌:每年秋收後,他先買來十幾隻羊羔,趁著農閒時進行圈養,春播時再把這些餵了半年的羊全盤賣出,又開始忙碌于田地,如此再三。這樣即保證了羊的草料和莊稼的投入,又充分地發揮了有效的勞動力。正如他所說的「車有車道,馬有馬路,沒過河的卒子不回頭」啊。
[沙棗樹特點的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