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古詩範文
2024-12-25 15:09:08
最美的欣賞,我覺得應該是對古詩的欣賞。這種欣賞不僅可以提高你的品味,而且還能陶冶情操!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作文:欣賞古詩,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欣賞古詩(一)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
白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朗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折斷的戟沉埋在沙子中,雖長滿了鏽,但還是沒有爛掉,把它放在水中洗一洗,磨一磨,顯示出它是三國時期留下的兵器。詩人聯想當初,在那裡發生了赤壁大戰,那時要不是起了東風,讓周瑜有機可乘,火攻成功,那麼東吳就會失敗,連大喬小喬也會變成曹操的俘虜,鎖在銅雀臺上讓他盡情享受玩樂了。
這是一首詠史詩,詩的前兩句,寫的是詩人在長江邊散步偶爾發現一隻斷了的戟,從這隻斷戟聯想到了那次赤壁大戰。後兩句寫詩人對這次大戰的看法。人們都認為周瑜在這次戰爭中的偉績可佳,而詩人卻全面地看問題,如果當時沒起東風助周,那麼東吳就會失敗,曹操便會大獲全勝,歷史就會改寫。詩人用以小見大的方法,使詩篇既有韻味又讓人深思。
折斷了的戟,使人深思,大戰中的東風,更讓人難忘。若真的沒有那東風,周瑜能贏嗎?打贏一場戰爭是多種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同樣,我們看待事物要客觀全面地分析,任何事情的結局都與多種因素聯繫在一起。這首詩的寓意告訴我們,要做成功一件事,離不開必需的條件,否則,結果就會完全不一樣。
這首詩雖短,確讓人讀後很有回味,可見詩人敏銳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描寫水平,我深深欽佩古詩人。
欣賞古詩(二)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用於向命運挑戰,不屈服,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被譽為「詩仙」。生性浪漫曠達,豪放不羈。
李白的許多詩都充分表現了他非凡的抱負,及奔放的熱情。他希望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之日,也曾被朝廷召去供奉翰林,但因反權貴和腐敗,而遭受排擠。《行路難》這首詩真是他遭受讒毀後,在被貶長安的途中所寫的。全詩表達了他用於向命運挑戰,不屈服,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但當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離筵上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裡呢?這是感情在尖銳複雜的矛盾中再一次迴旋。但是倔強而又自信的李白,決不願在離筵上表現自己的氣餒。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於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長風破浪」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政治抱負,雖被貶謫,但他的報國之志並沒有消退,他希望有「長風破浪」之日,「直掛雲帆濟滄海」。這更表明了他曠達豪放,積極的人生態度。雖屢受挫折,卻難抵內心的悲憤,他仍以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態度激勵自己。
含蓄的語言,昂揚的鬥志。好一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讓人讀起來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很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從而達到激勵人心的效果,鞭策了很多失意之人的奮進。
欣賞古詩(三)
談談「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出自於宋朝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全詩是: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後一句詩的意思是:不能一下子看清廬山的全貌,只因我身處廬山之中。表達了「當事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
再談「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這句詩是出自於唐朝作者王維的《鳥鳴澗》,全詩是:
人閒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後一句詩意思是:月亮出來了,驚醒了正在棲息的小鳥,山澗中時不時地傳出一陣陣清脆的鳥鳴。
這首詩寫於安定統一的盛唐時期,是王維題友人皇甫嶽所居的雲溪別墅的組詩《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之首。在這首詩中,讀者可以欣賞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鳥鳴所點綴的那樣一種迷人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山中春景的喜愛。
欣賞古詩(四)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王維
誰人能見千裡寒山中的花兒?誰人曾聞流水與花兒淙淙私語?誰人肯顧花開花落的生離死別?
攢足了勁,滿溢著欣喜的花骨朵兒終於在某個月明星稀的夜晚綻放了容顏。她擷了一片葉,聽聞自己的鼻息,卻以一種處變不驚的高傲姿態立於山中水前。沒有人聲僅存月影,她卻也孤芳自賞落得滿心歡喜。
楚天千裡清秋。秋風凌厲吹拂,過草變色,趨木葉脫。風塵滿面的花兒搖搖欲墜,饒是風韻猶存也抵不過秋風無情了。鮮豔之色褪盡,芳香之氣漸銷。殘花飄落水中,陷進泥裡,被流水攜至萬裡,抑或是化作春泥護花。不覺悲涼,只留安詳,像是一生忙碌終於人土為安。
一切景色都落入這澗戶之中。無人語,無人問。流水自流,纖革自纖,花兒自開自落,不奢想人人眼帘,被捧上天,只在澗戶靜靜地演繹著最美的獨角戲。
且開,且落。一生靜好。
這是生命最美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