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電話 大變化—盤點電話發展三十年
2025-01-06 10:11:09
最近的網站、電視和報紙,都在鋪天蓋地的回顧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程,大到國家的政策法規小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生活中每一個細節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就連身邊的電話機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從1978年的「稀缺物種」到如今家居裝修的必需品,電話的發展演變無疑成為時代的縮影。在我家客廳的一角,一部小小的電話機,正從一個側面,記錄了這一段歷史。
三十年來,電話機的基本功能雖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但它早已「面目全非」。從帶搖把的磁石電話機,到撥號盤式自動電話機和按鍵電話機,再到現代家居新寵數字無繩電話,可以說電話機的發展映射出了科技的不斷進步和人們生活品味的逐年提高。
78年模糊的記憶——手搖式電話
70年代生人,記憶中最早的電話可能還有這種搖把電話的影子, 78年開始改革開放,那時電話裡老百姓的生活還很遠,只有政府機關才會有。每次打電話都像開手扶拖拉機,一通體力勞動過後才打到話務員那裡,他再給轉接。
80年代,電話走進生活——轉盤式電話
1981年開始,國家開始對普通百姓開放電話安裝政策。也正是這一年,轉盤式的電話走進尋常百姓家,雖然樣子古板,撥號麻煩,但是擁有一部電話的家庭比現在擁有一輛奧迪的還要少。這時的電話在剛剛進入「尋常百姓家」之後還頗留有幾分「陽春白雪」的孤寂。
90年代,電話普及運動——按鍵式電話
隨著科技的進步,按鍵式結構的電話解決了線路緊缺的問題,滿足人們對於基本通話的一切需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像雨後春筍般迅速普及,大多數的中國人,家裡的第一部電話,是這種90年代佔統治地位的按鍵式電話,這時,改革開放的成果開始顯現,中國進入經濟高速發展的騰飛階段,老百姓的生活日新月異。電話發展的大時代終於到來。
90年代末,「喂,小麗呀」——模擬無繩電話
隨著「喂,小麗呀」這一隻經典廣告的狂轟濫炸,無繩電話,開始出現在百姓的視野中。解脫了電線的束縛,電話可以在家裡的任何一個角落發揮作用,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一部分時尚的城市家庭,率先讓家裡的電話進入了「無繩時代」。不過這一時期的無繩電話,主要是模式數位訊號的無繩電話。信號不穩定、電話雜音大、待機時間短等等問題,使得無繩電話沒有像按鍵電話一樣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普及。
2000年代家居新寵——數字無繩電話成為家居新寵
時鐘進入2000年代,隨著數字時代的來臨,以飛利浦為代表的國際著名電話品牌正在積極推動著電話的普及與應用,針對人們對於高品質通訊的需求,將家居電話升級換代,數字無繩電話騰空出世,從而讓電話真正進入了「無繩時代」。與模擬無繩不同,數字無繩電話採用2.4GHz高頻數位訊號傳輸形式,不僅將子母機之間的連接距離延伸至了300米,更有著通話清晰,保密性強的優點,同時在設計造型上也更小巧精緻。憑藉上述特點如今數字無繩電話已經成為了眾多用戶的首選電話機,尤其是那些對於家居有著一定品位的朋友。
飛利浦新近推出的一系列高品質2.4G數字無繩電話產品,秉承了飛利浦一貫的歐洲時尚及人性化設計理念,同時融合了大量的創新科技技術,不僅令通話更加清晰自然,也令通話過程成為舒適的享受,將固定電話機發展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它不再是一個普通的通訊工具,也是家居裝飾不可缺少的藝術品。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一部小小的電話,濃縮記錄了時代的變遷。相信不久的將來,數字無繩電話也將很快得以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無線自由」的通話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