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碰撞 TT/酷冷優異機箱PK[酷冷篇]
2025-01-04 08:33:08
編者按:
上回書說到,TT的太極機箱以剛猛的身軀,超呼尋常的內部設計,在此次對決中,稍佔上風。具體內容請參看——《》。因此今天我們就書接上回,一起來看看酷冷至尊的雷神塔830將會如何應對TT 太極的挑戰。
酷冷至尊研發的第一款雷神塔Stacker機箱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巨大表揚,因為不管它如何安裝機箱內部零件,它都具體有足夠的空間性和選擇性。而雷神塔830產品也繼承了這一品質,但是將它提升到了一個更時尚的款式設計和更豐富的選擇性。其目的主要是希望能成為一款真正被DIY愛好者所喜愛的機箱。
當Tai Chi機箱成為最厚重機箱之一的同時,我們看到Stacker 也在不斷改進,新上市的830機箱也相當的厚,從前到後全長為25.5寸。這比Tai Chi機箱的長度要長4寸-然而,要是加上可調腳,TT機箱有2尺高,比Cooler Master高了3寸。在相同大小的情況下,兩種機箱大體上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用戶打算將電腦放在什麼地方,需要仔細的選擇考慮。任何一款機箱都不適合放在桌子上,但是如果比向外展開的尺寸的情況下,Stacker則略勝一籌。
上圖,大部分裝飾在機箱上的不同材質都清晰可見。磨砂鋁是主要的磨光面,但是也能看見黑色鋼板、灰色塑膠以及一條略微深灰色的塑膠(現在許多機箱上都有黑色塑膠)。頂端的上面裝飾有外接埠,但它卻是面向前面,在門被關上的時候它們完全露在外面,不耽誤使用。上面凹進去的區域其實是機箱的前把手,並且POWER鍵的位置也在這個把手的前面附近。
位於前面中間位置的Cooler Master標識是非常精心製作的。總的來說830機箱的造型和酷冷至尊的標識一樣顯著。而該款雷神塔830機箱與Tai Chi機箱一樣,是款為DIYer所設計的一款高昂的機箱,但是它們達到優異散熱效果的途徑確是相當不同。
機箱的主要設計風格是每個零件都是分散的,所以可想而知組裝上它需要多複雜。當前面板打開後,你將會看到這些複雜性。
與Tai Chi機箱和其他類似的機箱一樣,雷神塔830也有許多主要連接外部和內部的5.25寸卡槽,但是它上面只有9個卡槽,而Tai Chi機箱卻有11個。另外一個不同是在這個機箱的光碟機位擋板全採用網孔面板,並且在金屬架的後面每個網孔面板都有濾網。
下一鏡頭更象將三張單獨的圖片拼湊在一起的圖片,該機箱的前門設計比較獨特,它可以左右開合,隨你的需要而改變。因為在設計上該門板是可以隨時取下來的。
在這張照片上,我們可以看見主門和左側翼已經打開,並且遠遠的向右敞開著,以及可以看到突然彈出的彈簧鎖將門固定在它的折葉上。注意看,在外置接口和複雜的塑膠型之間有充足的空間。總之,它是我們所見過的最獨特的接口設計之一,雖然它不被所有人所喜歡,但這在易用性上是無可挑剔的。
從一個更垂直的角度來看這張圖片,面板頂部的布局清晰可見。兩個額外的USB接口、復位開關和硬碟燈還有那藍底色的電源按鈕全部呈現。酷冷這樣的設計儘管比較怪,但是至少是超前的並且與機箱的主題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