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觀後感作文
2024-12-14 23:15:09
【篇一】9月3日,天安門廣場上,三軍列陣,鐵甲生威。在這裡進行著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在電視屏幕上看到,走在地面方陣首列的是抗戰老兵乘車方隊。昔日抗戰受功勳,今日檢閱展風採。這些老兵,是從槍林彈雨中走出來的戰士,更是從苦難輝煌中奮進而來的英雄。
抗戰老兵永遠不會被歷史忘記。上世紀前葉,日本法西斯把整個亞洲拖入了戰火硝煙,中華民族面臨著生死存亡,華夏文明面臨著嚴峻挑戰。正是這些戰士挺身而出,迎著侵華日軍的炮火前進。一時間,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到處燃起抵抗侵略的烽火,響徹著民族救亡的號角。現在白髮蒼蒼的老兵,當年正是熱血沸騰唱著《畢業歌》的青年學生,報效祖國的歸國華僑,憨厚耿直的山野民夫。
他們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眾志成城,同仇敵愾,向侵略者發出了絕不屈服的誓言。一寸山河一寸血,14年的艱苦卓絕,千萬生靈的慘烈代價,在抗日仁人志士的血與火之中,古老的東方古國終於昂起頭,迎來了自己命運的偉大轉折。
當年一代抗戰青年,如今俱已耄耋之年。他們從戰爭年代走來,卻從未停止自己奉獻祖國的腳步。大建設激情燃燒的歲月,改革開放下的春雷湧動,無不有這些國家脊梁的身影浮現。他們締造了這個國家抗爭的過去,他們見證著這個民族復興的未來。
慶典時刻,我們絕不能忘記那些為了新中國成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人。在「九三」大閱兵的天安門廣場,跟隨著抗戰老兵方陣接受黨和人民檢閱的,是抗戰老兵用血肉鑄就的「永不磨滅的番號」:「狼牙山五壯士」英模部隊、「平型關大戰突擊連」英模部隊、百團大戰「白刃格鬥英雄連」英模部隊、夜襲陽明堡「戰鬥模範連」英模部隊……弘揚抗戰精神,傳承英雄火種。踏著先輩的足跡,革命薪火代代相傳,英雄的精神繼續照亮這個民族的前程。
習近平主席說過,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包括抗戰英雄在內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如今,「兩彈一星」早已橫空出世、「遼寧」號航母馳騁在萬裡碧波,東風飛彈猶如蒼穹利箭,中國捍衛和平的力量從未如此強大。但更應該強大的是,從抗戰英雄那裡接過「珍愛和平、銘記歷史」的接力棒。像他們一樣,永葆忠誠和使命,從不猶豫,滿懷信心,從繼續戰鬥直到繼續建設,直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如約而至。
而這,也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偉大支柱。
【篇二】2015年9月3日,世界聚焦中國,中國聚焦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廣場正在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戰暨世界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
從電視機旁、網絡直播上、手機直播上,一雙雙專注的眼睛,閃爍著共同的自豪和夢想。祖國強大,民族復興,是每個華夏兒女的榮耀和幸福。盛況空前的大閱兵,讓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都緊緊地貼在一起。這種自豪,這種情愫,今日之環球諸國,非人人可得,放眼華夏歷史五千年,也是非常難得。
大閱兵展現出更令人自豪的民族觀、國家觀、歷史觀和世界觀。中國人民解放軍和17個國家友軍同臺檢閱,抗戰老兵接受最高榮譽,將軍帶領士兵共同訓練一起走過天安門,在閱兵現場國家元首承諾裁軍30萬,為捍衛世界和平秩序不懼展示高尖武器。在大閱兵現場,諸多首次出現的元素讓每為觀眾歡呼、讚嘆,深受鼓舞。
閱兵現場最靚麗的風景還是老兵方陣。他們坐在車上,接受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最高的敬意。雖然容顏已然衰老,目光不再堅毅,但歷史不會忘記千千萬萬抗戰老兵的奉獻和犧牲。此刻,他們的榮耀定格,他們的精神融入中華文明並將傳承不息。不管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軍隊,只要是為全民族抗戰的都是英雄,只要為中華文明接續不惜放棄小我的都受到今人最高的敬意。
也許再過10年,我們將很難看到尚還健在的老兵們。在這樣的盛大時刻,看到這些最該獲得榮譽的老兵在天安門廣場的身影,作為一個中國人,與有榮焉。
此次大閱兵,中國民眾、華夏兒女展現出了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讓人印象深刻。作為一名媒體人,筆者最近在基層採訪時發現,觀看大閱兵已經成為上至老人下肢孩童口中、心中,最熱最火的話題。而這背後,正是閃亮的愛國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天安門上喊出,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能在9月3日與同胞和全球熱愛和平的人們一起聽到這個世界最響亮的聲音,與有榮焉。在觀看大閱兵之餘,如何將個體奮鬥與國家強大、民族復興道路有機結合,是時代對每個中國人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