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重陽節作文500字
2024-06-23 19:52:47 1
【篇一】初識重陽,或許就是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記得那時還小,老師在臺上講,而我則在臺下聽。「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時節,獨在異鄉的作者,想起自己的親人,想著親人在重陽這一天,按重陽風俗登高時,而唯獨差他一人。
當時聽這首詩,沒有什麼感覺,或許是人小的原因,詩中所說的思鄉之情,對於兒時的我來說,並沒有引起共鳴。只是隨著人一天天地長大,直到有天,再讀起這首詩的時候,詩中的意境才展現在眼前。
重陽註定是一個有著詩意的節日,李清照的這首詞,雖然寫的是重陽,但作者內心的糾結卻也透過詞的本身,傳遞給讀者。「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是女作者寫給自己新婚愛人的,李清照婚後不久,丈夫趙明誠便「負笈遠遊」,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著遠行的丈夫。這年時屆重九,人逢佳節倍思親,便寫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
還有孟浩然的這首詩《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這首詩寫的是一次普通的農家宴請,讀完之後,卻仿佛是一曲清幽淡雅的田園交響曲,特別是最後一聯寫走時尚有不舍之意,餘興未盡,而要在明年的重陽節再來飲酒做客。主客間的歡洽和諧之情不言自現,而且也暗示出此次邀飲的時日。
關於重陽節的詩詞,實在是太多了。重陽時節,吟讀這些詩詞,可以透過詩詞的本身,感悟到作者的意蘊。同時也讓人們在這樣的一個節日,更加地珍惜身邊的親人。
重陽是一個讓人思念親人的日子,有親人在身邊是幸福的,那已然離去的親人更加值得去懷念。如今的重陽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定義為了老人節,在這一天多數的子女都會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
且讓我們珍惜每一個重陽節吧,因為一年一年的重陽,雖然年年相似,但是身邊的親人,卻因時間的流逝,會在某一天遠離我們。珍惜,珍重,這些重陽詩詞,也是重陽節本身所給予我的感悟。
【篇二】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昨天,就是農曆九月九,是重陽節,可那天,天卻異樣的冷,我知道奶奶最怕冷,於是就想用幾句親切的問候,我相信這樣溫和的話語,一定會使奶奶忘記寒冷的,她心裡感到的一定是暖洋洋的。
奶奶現在可能還正躲在屋子裡,瑟瑟發抖呢!廢話不多說,我急忙拿起電話,打向深圳。
奶奶家的電話響了,是奶奶接的。
「餵?是牛牛吧?(本人小名),我正要給你打電話呢。」
「你們在那還好吧」。我說。
「還行。」
「今天是老人節,你和爺爺今天不出去吃飯麼?」
說到這,我的臉都發燙了
奶奶說:「今天是老人節?我們還不知道呢。有你的問候,我們比出去吃飯還高興呢。」
「我跟你爺要出去,你妹那點小,沒人在家,她一個人在家哪行。」
「哦,你們在哪不冷吧?」
「冷?在深圳,我們還穿短袖的呢。」
「不會吧?」……
奶奶又問了我許多學習的情況。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
在重陽節的氣息中,我正在感受著奶奶的暖流。
風颳的更厲害了,我卻沒感到任何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