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遠離毒品,珍愛生命」精選
2024-05-23 23:02:07
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毒品,勿以量小而吸之,勿以好奇而嘗之,學會勇敢地對毒品說NO!
「毒品」,一個可怕的詞語,只要一不小心就會落入它們的魔掌,人們往往是被它那美麗的外表所誘惑,然而,他們誰也沒有想到,美麗的外表後面將是醜陋的心靈,它一步一步地把人們逼向死亡深淵,才肯罷休。
人們因為受到毒品的誘惑和好奇心的驅使,最終染上了毒品,從此無法自拔。所以,吸毒的事例真是數不勝數。有一對兄妹,姐姐在別人的誘惑下,好奇染上了毒品,而弟弟在姐姐的影響下,也染上了毒品,最終,因為大量吸食毒品,導致死亡;2012年,有一位16歲的花季少年,因在別人的引導下,吸毒上癮,最後,因吸食毒品過多,大腦失常,2012年9月,將自己的父親殺害,那麼,面臨這位少年的將是不可推卸的法律責任和戒毒所;還有一次,在公安局,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李某,他在公安局中胡言亂語、手舞足蹈,最後,經過警方的調查,了解才發現,原來,李某是個退伍軍人,可回到家中,不慎染上毒品,而且越陷越深,據李某的家人反映,自從李某染上毒品後,經常發生幻覺,有時還發生自傷、自殘,最終面臨他的將是萬丈深淵;其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是一個女孩,她叫阿珍,今年十七歲,誰也沒有想到,她的「毒齡」已經有兩年多了,阿珍吸毒是因為她成為了家中的「累贅」,成了家中的「保姆」,每天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等,她缺乏家的溫暖和父母的關愛,於是,借用毒品消愁,可最後,愁沒消去,卻把自己「吸」進了戒毒所。
以上的事例告訴我們,毒品是個「害人精」,它殘害著人們的身體,侵蝕著他們的靈魂,造成一個又一個的悲劇。
毒品,是一個死亡陷阱,是一個促使人們跳下去的無底深淵,有人為了毒品,不顧一切地去殺人、搶劫,最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值得嗎?生命是那麼的美好、短暫、珍貴,而毒品會吞噬我們美好的生命。據公安調查,目前吸毒人員達到1000多萬,而青少年就達到70%以上,看到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我的心裡十分悲痛。所以,我們要珍愛生命,遠離毒品,向毒品說永別。
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它是一個令人髮指的惡魔,悄悄的潛伏在你身邊。也許它是一盒牛奶,也許它是一口麵包,也許他是一片口香糖……它會讓你為之付出一切,無法自拔,你會被它控制,落入罪惡的深淵。它就是——毒!
常常有一些陌生人借著是你爸媽朋友這類的幌子請你吃東西。請記住千萬不要吃,如果是迷藥那還好,情況不算太壞。他最多把你拐走賣了去,你還有救。如果是毒,呵!那你這一生就徹底完了!他會漸漸腐蝕你的意志,精神變得失常,行為變得極端,動不動就生氣,變的蠻橫無理、性格暴躁。一旦癮子上來了,你就會想方設法的買到它,由於你沒錢就向家長要,家長不給怎麼辦?去偷去搶。就這樣,你走向了罪惡的深淵。實在沒錢怎麼辦?你也學上了販賣毒品,販賣給其他的小朋友。於是你照樣走上了不歸路。想想你被判無期徒刑的那一天,終生沒有自由,一輩子看不見陽光,一輩子呆在黑房子裡。那時你已經控制不了它了。你會自己撞牆或自殺而死。
一些小朋友不相信。認為只要不吃陌生人的東西就行了。誰還會料到害你的那個人就是平日的「兄弟」。一些同學去網吧玩遊戲,正當大家玩得興起之時,有一名同學沒錢交網費了,這時一位同學慷慨的對他說:「沒關係!我幫你付上。大家都是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於是這兩位同學很快就成為了「知己」。每當這位同學沒錢交網費時,那位同學總是伸出援助之手。一天那名同學請這位同學吃泡麵。這位同學爽快的答應了。從此他越來越精神,越來越亢奮。原來他也染上了毒。最後他稀裡糊塗的也成了罪犯。
這個萬惡的惡魔,害人失去了孩子,害人失去了家庭,害人沒了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特別是我們中小學生。一定不要輕易吃陌生人的東西,我們要用聰慧的眼睛觀察,留心生活中的人,用機智的大腦分析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壞人。同時,為了遠離毒品我們一定不要進網吧、水吧、酒吧、KTV等大型娛樂場所。與同學一起玩時不要玩到深夜才回家。
現今毒品泛濫已經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更應該攜手抵製毒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學習有關毒品知識,倡導身邊的人一同防範毒品的危害,保護好自己也保護好身邊的人,避免毒品,珍愛生命。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現實中,青少年吸毒已成為一個觸目驚心的嚴重問題。來自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的數字表明,我國最近幾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終在吸毒人口中佔80%左右。據不完全統計,16歲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數有所增加,青少年已成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目前,學校毒品預防教育工作在認識上還存在著一些誤區:一是怕學生知道毒品。認為禁毒教育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冒險嘗試;二是認為禁毒教育是公安部門的事,與學校無關。這些認識誤區的一個前提,就是目前在校學生吸毒者罕見。事實上,毒品蔓延的速度相當快,若等到毒品在校園時再來教育,則為時已晚。由此可見加強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預防工作,是解決青少年吸毒問題的根本途徑和出路。
自1997年國家教委規定把禁毒教育作為國民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並正式納入中小學德育教育教學大綱以來,六年來我校通過「家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青春期專題講座」、「青年志願者宣傳隊」、赴禁毒教育基地參觀等多條渠道對家長、學生、社區居民廣泛開展了「珍愛生命,遠離毒品」、「不讓毒品進我家」等宣傳教育活動,還組織教師面向市、區專家開了一節「美麗的罌粟花」心理健康教育公開課。學校對學生毒品預防教育的有效性得到家長、社區及區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
學校優良的校風帶動著周邊小區的精神文明建設,對所在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的提升具有明顯推動作用。學校2001、2002年連續兩次評為「石泉社區教育先進學校」、2002年被授予「創精神文明特殊貢獻獎」。
至於如何搞好學校禁毒教育,還有待於大家在具體實踐中進一步探索,但有一點必須肯定,目前毒品雖尚未在學校出現,但「防患於未然」總比「亡羊補牢」為好。加強毒品預防教育仍然是學校德育工作一個方面,今後學校將從以下幾方面開展禁毒工作的實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