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養魚的小技巧
2024-06-23 02:55:45 1
1、保證淨化系統正常運行
淨化系統必須正常運行,才能達到預期的淨化效果。為此,要及時更換濾池及濾料,及時刺穿、翻動濾料層,及時衝洗濾池,濾池和沉澱池要及時排汙,及時充氣增氧。
2、流水池必須及時排汙
排汙性能好的流水池積汙甚少,飼料渣屑可隨時隨水排出。目前我國流水養魚的飼養對象主要是雜食性及草食性魚類,投餵量大,導致殘料、糞渣多,容易產生積汙現象,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具體的排汙規定。一般需要排汙時,只須打開排汙閥,配以旋轉式水流(指圓形魚池中心池底排汙類型),在幾分鐘內能夠排出全部池水的1/5~1/3,即可達到排汙目的。在魚生長旺季,需適當增加排汙次數。總之,要儘量避免池內積汙,以降低耗氧量。
3、調節流量
調節流量是保證水體維持適宜溶氧量、防止魚缺氧的經常性措施。應根據流水池的性能、魚池容納量、水質狀況等因素,加大或減小流量。要求半小時能全池換水1次。
4、增氧措施
在水源比較短缺或由於流水池結構的局限性,當增加流量有困難時,可以採取增氧措施。機械增氧有曝氣式與充氣式兩種。曝氣式增氧是使表層水產生水躍,充氣式增氧是直接向深水層送氣。機械增氧除具有增氧作用外,還能攪動水體、均勻水質和排出水中的有毒氣體。化學增氧則採用作為水質改良劑的化學藥物改善水質。有的水質改良劑能釋放出初生態氧,如二硫酸銨、過氧化鈣等,有的配合水質改良劑能吸附水中有害成分和調節池水的pH值。
5、提高飼料利用率的措施
(1)配製適口的顆粒飼料
投餵顆粒飼料,可以減少飼料散失和溶化。顆粒飼料要求大小合適、乾濕度適中、成分配比合理。
(2)避免飼料流失
採取合理的進水方式可以減少飼料隨水流失。若進水形成旋轉式水流而產生向心力的,會使飼料隨水從池中央排汙口流失;若是產生離心力的,則會使飼料沿著池壁打轉、撞碎而損失;如果池壁有濾水篩窗,小顆粒飼料會由此流失,大顆粒飼料則粘在窗上,既浪費飼料,又會堵塞濾水篩窗,甚至導致完全不能排水而使池水漫溢。
(3)合理投餵
合理投餵包括投餵量、投餵次數和投餵方式三項內容。日投餵量是根據水體載魚量及其生長率來決定的,一般為池魚總重的2%~10%。魚體尚小時,比例可較高,隨著魚體增大,可逐漸降低比例,具體投餵時還要看天氣、溫度、魚的攝食強度而靈活增減。日投餵次數依魚而異,對於無胃或胃不發達的魚,宜少量多餐,對於胃發達的魚,因為飼料在體內滯留時間長,可以減少投餵次數。投餵方式有人工撒投和採用自動投餵機兩種。投餵機可定時撒投,每次斷斷續續撒布,要求儘量使飼料撒開、撒勻,讓飼料沉底之前就被魚搶食一空。人工投餵也要撒開、撒勻,慢慢地分批撒投,儘量不讓飼料沉底。
關鍵詞: 流水 養魚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