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棺裡的木乃伊法老埃及豔后棺材上有鳥還有很多的圖騰
2024-06-18 15:37:07 1
埃及豔后棺木上的圖騰。電影《木乃伊》,法老寵妃安蘇娜與大祭司伊莫頓之間的愛情找到了答案,他們不但合夥把法老王打死,而兩人的愛情,又被認為是對神靈的褻瀆。為此,伊莫頓遭受了最為殘忍的處罰:被活生生的製作成木乃伊而受到蟲噬。他的靈魂在黑暗中痛苦掙扎。他嚇得大叫一聲,填在石棺裡了,在石棺蓋起來的一瞬間,詛咒就這樣被埋葬了。他在痛苦中掙扎了三天後,終於死掉了,但卻失去了靈魂。他變成一具殭屍木乃伊,不會一直死的。他必須從死人身上獲得力量,才能復活。只在他爛尾的屍體不見了,他才能獲得永遠的釋放。就這麼生不如死,3000年過去了,他生長於黑暗之中,邪惡與復仇欲望與日俱增,直到一夥尋寶者無意中打開地下詛咒「魔盒」後,才藉機逃脫。
透過棺木的碑文,大家都知道師傅的姓名,身份、職位與宗教信仰。這些都是死者生前留下的秘密,它將在他們死後為後人提供幫助,使他們能夠繼續生活下去。內棺內雕工精細的黃金面具,最先映入眼帘,屬神職人員專屬身份象徵。
面具下有代表太陽神、代表自然世界的帶翼聖甲蟲。在這一片森林中,一隻小蜥蜴正趴在地上,注視著天空。兩邊狒狒卻在崇拜升起的太陽。
事實並非如此。古埃及人認為,永生是客觀存在,認為只需妥善保管屍體即可,終有一天,他們將獲得新生。但前世途中,將遭遇許多困難和危險,所以身體上就有闢邪的符,內棺還繪有可對付種種不測的符咒、神像等,保證他能夠平安到達前世,而且星座分布也是和自己頭上的天一致。它與中國古代喪葬習俗相通。星座,符咒和神像、天...這幾個要素的結合,內棺就像個微型。通過對古代文獻和考古材料的分析研究,我們能看到古人對於死亡這一問題的理解以及他們對待死亡的態度。由此,可清楚地認識古人對生死的看法。
與此同時,研究者們還對其棺木作過調查,找到了它的生產原料從數百公裡外死海或黎巴嫩。這是同年的象徵,古埃及開始與周圍國家地區有貿易往來。
木乃伊計劃研究官員說:木乃伊其實就是座生物博物館,這好比是時間膠囊,承載了無數歷史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