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我的長徵路我的中國夢徵文
2024-07-11 20:52:45 1
二萬五千裡長徵路,漫漫長長,時至今日,予於我們而言,重走長徵路也絕非易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的長徵路我的中國夢徵文,歡迎大家參考!
【我的長徵路我的中國夢徵文1】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初讀這首詩時,並沒有被詩中的情感所感動,也並未被長徵的艱難所折服,而今,當我看了電影《我的長徵》後,卻有了新的領悟,這才真正感受到了紅軍長徵究竟是何等的艱難。
二萬五千裡長徵路,漫漫長長,時至今日,予於我們而言,重走長徵路也絕非易事,由此可想在當初,走過這段路是何等的艱難啊!在那缺食缺衣的條件下,又有多少人能挺過去呢?挺過去的人們又經歷了何等的艱難險阻呢?我無法想像當時的情形,但我堅信,在他們心中,有一種名為「信念」的力量支持著他們,這信念帶領他們走了出來,走出了草地,走出了冰山雪地,也終究走過了長徵!
跟著黨走,跟著勝利走,跟著人民走!這一路上,膽小的瑞伢子(如果是電影中的人物要提前指出,防止讀者一頭霧水)經歷了戰爭的殘酷,親人的犧牲,也為戰爭的勝利盡了一份力,最終成長成了一名有著堅定意志的共產黨員!
這似乎也在啟示著我們:人的一生終究是少不了坎坷,少不了迷茫的,。但是,不論何時,我們要讓心中有一盞指路的明燈,指引我們前進。跟著走,跟著信念走,跟著目標走,現在的我們雖無法親歷戰場,也不必經歷那些槍林彈雨的挑戰,但困難依舊存在,考試成績的不如意、既定目標的偏移、學習中的失敗……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所面臨的挑戰!
確立心中的信念,跟著走,像瑞伢子一樣、像達爾火一樣,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走出坎坷、走出迷茫。
當我們對自己的成績感到挫敗時,想想長徵的老前輩們吧!在長徵途中,他們不知遭遇了多少次的絕望、,又不知多少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但他們仍是堅定地跟著走,最終走出了茫茫白雪,走出了那無法用語言形容的艱苦環境。
長徵,路漫漫。僅僅一部電影是無法描述長徵的慘烈的,但通過這部電影,我卻學到了許多:面對坎坷的態度、面對挫折的勇氣、面對失敗的不氣餒……這一切的答案只有三個字一句話:跟著走!跟著信念走,跟著目標走!
【我的長徵路我的中國夢徵文2】
紅軍戰士們創造了戰爭史的奇蹟,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讓後人震驚的詞彙——長徵。長徵給北上抗日劃上了絢麗的一筆,成為世界的一大神話。
紅軍為什麼要長徵?其實這個問題有許多說法。如「紅軍長徵是為了北上抗日」「長徵是為了打破蔣介石的第五次『圍剿』」等等。從長徵勝利的結果來看確是如此,但結果並不等於起因。紅軍長徵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而被迫長徵。說起長徵,人們就會想到爬雪山、過草地的場景。遙想70年前,紅軍翻越了夾金山、夢筆山、長板山、鷓鴣山、黨嶺山、折多山等。戰士們冒著生命危險,歷盡艱苦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和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
長徵是什麼?長徵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不畏艱難的遠徵,長徵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傳播理想進行的遠徵。是什麼促使他們向總路程超過2萬5千裡的長徵,只是兩個字——信念。因為他們堅信路的盡頭是一個嶄新的國家。紅軍在長徵上所表現出來的精神,是中國人民的一筆寶貴的財富,直到現在仍然鼓動著中國人民奮永向前。
今年5月,在崔永元《我的長徵》節目組裡有20多名人,徒步重走長徵路,還不是為了體驗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的長徵精神和了解長徵的偉大歷史意義。看著新長徵隊伍,我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一幅幅場景:雨水中,戰士們在草地緩緩行走著,一名戰士一腳不慎踩進沼澤,掙扎著、呼救著,慢慢陷入黑色的泥水中……雪山上,戰士們長眠於這一片白色的世界中,完結了生命的歷程……長徵的意義決不只是部無可匹敵的英雄主義史詩,它的意義要深刻地多。
理想、期盼、非議、爭吵……一群普通中國人走著他們的「新長徵」。並且將會完成他們的「長徵」——人類只要有決心和毅力就能達到自已的目標。漫漫人生路,長而短暫,終有一天,我們會走完自己所屬的人生路,但是否能達到你所要到的地方,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在這人生道路上設置著種種關卡,是多麼難以攻克,有時候你會如饑似渴,有時候你會心累。但是,一塊玉沒有經過千琢萬雕是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好玉,只有經過暴風雨的洗禮,美麗的彩虹才會出現。
我要創造自已的長徵路,制服那些困難,向那五彩的目標前進。一路披荊斬棘,我會越來越接近目標,直到觸手可及。在文學的大堂上插上一朵純潔的小百合。我要成為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蹟,成為另一個紅色的長徵……
長徵精神永遠激勵著我,激勵著我們前進!!!
【我的長徵路我的中國夢徵文3】
在1936年10月,我國創下了一大歷史性的奇蹟,那就是兩萬五千裡的長徵。
中央紅軍長徵從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歷時13個月零2天,縱橫11個省份,長驅二萬五千裡,途中總共爬過18座山脈,走過600裡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渡過24條河流,打過大小戰鬥300多次;紅二方面軍長徵從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歷時11個月,轉戰九省,行程一萬六千裡,進行大小戰鬥110次;紅四方面軍長徵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歷時長達18個月,轉戰數省,行程八千餘裡,進行過大小戰鬥千百次。從這些數據中你看到了什麼,那是解放軍叔叔們為我們後一代人的幸福創下的奇蹟啊!
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以南各革命根據地向陝甘革命根據地會合的戰略轉移。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離開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徵。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紅二十五軍和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紅四方面軍分別離開原有根據地開始長徵。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紅二、六軍團也離開根據地開始長徵。1936年6月,第二、六軍團組成第二方面軍。同年10月,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合,結束了長徵。其中紅一方面軍長徵歷時一年,轉戰十一個省,最遠行程約二萬五千裡。長徵的勝利表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為此,毛主席還寫下了一首詩《七律長徵》: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偉大的兩萬五千裡長徵,譜寫了人類戰爭史上最偉大的篇章。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為我們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我們要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好好學習,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