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慶祝建軍節作文
2024-07-15 22:56:46
八月是燦爛的,因為有盛夏的陽光,八月是輝煌的,因為有軍中奏響的樂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慶祝建軍節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慶祝建軍節作文1】
清晨,我便早早地起床了。腳步踏上了陽臺,只見外面陽光四射,又是一個多麼炎熱的日子。但是,樓下的人們都在工作了,「嘟嘟」的喇叭聲和車強大的引擎聲到處都是,給人一種煩悶。
心中不禁納悶:那麼一個節日,為什麼不放一假呢?難道就不能讓人們好好地去為軍人們慶祝嗎?軍人也不用去喜慶一下嗎?
煩悶至極中,傳來了電視的聲音。我來到了大廳,只見電視屏幕上正在播放一則新聞。這則新聞視頻中,一位來到某部薛家島駐軍營地,一個叫蘇傑的軍醫正在部隊衛生所給前來就診的老人打點滴。詢問了蘇傑:「為何要義診呢?」「作為一名基層軍醫,老百姓對我的信任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蘇傑說,「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回報官兵和百姓的信任。」
話罷,我不禁感覺有點慚愧包圍於左右。無疑,我對這一重大的節日的理解是那樣的膚淺。我關了電視,走上了陽臺,眼神望著仍在努力工作的人們——對啊,這的確是重大的節日,然而,它的慶祝方法萬萬不是中秋節、端午節等這些節日去喜慶,節日固然是要慶祝,但是,民眾的勞動不也是一種對軍人的慶祝嗎?它已給了軍人無價的支持。那麼在軍人的節日裡,軍人們仍在工作,仍在為大眾而不辭勞苦,那不也是一種對事業的付出?而這種付出正是對軍人這偉大的形象的升華,難道說軍人們在這麼一個節日裡沒有好好地度過嗎?
電視屏幕上,紅旗在天安廣場上隨風飄揚,在激昂的國歌聲中,越飄越高。那紅旗正是人民與軍人的交匯,祖國的基礎,在這個莊嚴的節日裡,喜慶已不重要了,然而他們也正歡慶著,都用著各自的義務作為——建軍節最寶貴的禮物!
【慶祝建軍節作文2】
不知道為什麼,從小對軍人就有一種莫名的敬意。覺得他們很威武,很英俊。每當我佇立在那畫有人民軍隊的掛圖前,望著那英姿颯爽的軍人們時,心底就油然而生自豪感。
每年,鎮上都有一批青年去參軍。記得四年級的時候,那一年的一個清晨,老師領我們早早地就等候在路邊,準備歡送青年們去部隊。我手拿鮮花,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焦急地盼著,盼著……啊!不遠處,幾輛客車緩緩駛來,霎時,鞭炮齊鳴,鑼鼓喧天。近了,近了,青年們胸前佩戴的大紅花在春風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我深深地感受到,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對一個國家,是多麼重要。
還使我難忘的是國慶60周年時******廣場上氣勢恢宏的大閱兵。10月1日的早晨,我按捺不住喜悅的心情端坐在電視機前,看那三軍儀仗隊和高科技武器整齊地走過******廣場,有如金戈鐵馬。想著他們不怕吃苦的精神,我對他們的敬意又多了幾分。
2008年5月12日,那個讓中國人永遠銘記的日子,地動山搖,昔日美麗的房屋蕩然無存。這時候人民軍隊不顧餘震的危險,不畏泥石流等災害,毅然前往災區展開救援工作,淚水不知什麼時候模糊了雙眼。那時我才知道,人民軍隊不僅有保衛祖國的英勇,也有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可是,當我們深情地讚美軍人們的時候,是否也想到了他們的家屬?如果說軍人們是偉大的,那軍屬們就是無私的!
看,年邁的父母盼著參軍的兒子早日回家,軍嫂在家中擔下了所有的活兒,卻無怨無悔。軍屬們要承受著離別之苦,要忍受孤獨之味,怎能不說是無私?
記得爺爺家隔壁曾住著一對老夫婦,唯一的兒子去參軍了,幾年都沒回來。於是農忙的時候,爺爺村裡便組織起一個小隊,幫助老夫婦收割地裡的莊稼。在隊裡的叔叔說,那是一件快樂的事。
也許有人問,現在太平盛世,還有軍屬、軍人們幹什麼?那就錯了。印巴衝突還沒有平息,巴格達的上空仍是硝煙瀰漫,世界上還有戰爭。如果沒有強大的國防,試問今天的中國如何會變得繁榮昌盛,國泰民安?所以,讓我們愛軍人,擁軍屬,讓他們在祖國的藍圖上繪出更美的明天!
【慶祝建軍節作文3】
八月一日,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它改變了我國的歷史,改變了我們中國人以後的路,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這一天,中華人民還是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舊社會,它就是八一建軍節。重溫歷史,我仿佛回到了八十年前,那激動人心的時刻。我靜靜地坐在凳子上,眼前突兀的是紛飛的戰火,那大氣磅礴的場景,昭顯著松骨峰悲壯的硝煙,生命中不曾有過的槍炮聲離我如此之近!讓我們一起重溫歷史吧。
1927年8月1日,整個中國充滿了腥風血雨。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起義軍向駐守南昌的國民軍發動進攻,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殲滅敵人3000餘人,提出了「****帝國主義」、「****新舊軍閥」、「實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號。同時對起義部隊進行了整編。
漫漫戰爭路,我國湧現出一個又一個英雄,大家還記得一位小英雄嗎?他就是小蘿蔔頭宋振中。宋振中被敵人抓時,他才一歲。小蘿蔔頭從1歲到九歲,在敵人的魔窟裡度過了童年,受盡了******反動派的摧殘和折磨。
剛被捕的時候,小蘿蔔頭宋振中和媽媽一起被關一間女牢裡。這間女牢只有一點點大,陰暗潮溼。離牢門不遠的地方放著一個馬桶,燻得人喘不過氣來。狹小的牢房裡,蒼蠅、蚊子、臭蟲多得很。小蘿蔔頭的身上被咬得大瘡連著小瘡,新瘡摞著舊瘡,一不小心抓破了就鮮血直流。他們吃得是黴米飯和爛白菜幫子。這樣的飯菜聞著都想吐,甭說吃了。可是,沒辦法,媽媽耐著性子把飯裡的髒東西挑出去再讓小蘿蔔頭吃。小蘿蔔頭剛吃了一口就吐了出來,直嚷道:「真難吃呀!」媽媽哄著說:「森森乖,聽媽媽的話,吃一口吧!」森森是小蘿蔔頭的小名。森森吃了兩口又不吃了。難友們也都憤憤地說:「這連豬狗都不吃的飯菜,怎麼讓孩子吃下去呢?」媽媽只好把剩下的飯菜留起來,等小蘿蔔頭餓的時候再餵他吧。小蘿蔔頭從小被關在敵人的監獄裡,他多麼渴望自由,多麼想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可是他沒有機會出去,每天只能從天窗裡望著天空,望著監獄的鐵絲網、崗樓。一天晚飯後,小蘿蔔頭和小碧濤走出女牢,坐在樓梯上。他們望著對面的高牆和高牆上的鐵絲網。小蘿蔔頭嘆了一口氣,無可奈何說:「我要是有自由,那該多好啊!」小蘿蔔頭雖然人被關在監獄裡,可是,人窮志不窮,在敵人的監獄裡,小蘿蔔頭做了許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工作,為****反動派,建立新中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勞,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在監獄,地下黨制訂了一個越獄計劃。為了實施這個計劃,首先要摸清所有被關押的難友情況。小蘿蔔頭雖然年齡很小,但是,他在敵人的監獄裡已經關押了好幾年,可以說已經是一個「老政治犯」,而且,他能隨機應變,巧妙地應付敵人。地下黨領導都是重要的政治犯,沒有行動的自由,而小蘿蔔頭可以自由地走動,因而,他做了許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工作。他成了我們黨的地下交通員。
1949年9月6日,剛剛9歲的小蘿蔔頭宋振中和他的爸爸、媽媽同時被******反動派殺害了。重慶解放後,小蘿蔔頭宋振中被追認為革命烈士,他是我們國家、乃至世界上最小的烈士。他的英名將永遠被後人銘記,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