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I重登性能王座 48管線R580完全測試
2024-07-14 18:26:46
2006年1月22日(農曆23) 星期日 晴
距離春節只剩不到一周,家在外地的同事已經在為火車票四處張羅。看著才從上周3Dmark06通宵測試中緩過勁的顯卡頻道兄弟們,真想讓大家能在周天睡個安穩覺。但當得知快遞剛剛將X1900XT樣卡送到POP,猶豫了會後仍然撥通了小朋友、小米的電話。
「準備測試了……」
「OK,十一點公司見!」,略感了歉意的我從電話中感受不到兄弟們的一絲埋怨。收拾好背包,踏上前往鼎好的302路汽車。深冬的北京只有零下6攝氏度,但有這樣一幫志同道合的兄弟們相伴,寒冷和加班又算得了什麼……
● 王者之爭再起,ATI R580再掀狂瀾
2005年10月,ATI隆重發布了全新架構的Radeon X1000系列顯卡。憑藉業內領先的90nm製造工藝及率先使用了大容量高速GDDR3顯存,基於R520核心、頻率高達625/1500MHz的ATI旗艦產品Radeon X1800XT成為了當時速度最快的顯示卡。
然而好景不長,X1800XT的王者之位尚未坐穩。一個月後NVIDIA同樣推出了提升頻率的7800GTX 512MB版,再次奪回了性能王座。此後儘管也有少數廠商推出過更高頻率的X1800XT PE顯卡,但從各方消息可以注意到,ATI顯然已經將希望放在R520之後的新一代產品。
在《》的評測文章中我們就曾經提及,「R520作為ATI一個全新的契機,基於這個核心架構下不斷衍變和發展將是ATI未來的產品方向」。終於,在R520發布不足4個月之後。ATI於北京時間1月24日正式發布了基於R580核心的高端系列——X1900系列,正式打響了2006年性能大戰的序幕。
ATI最新推出的Radeon X1900XT
● 從98XT到19XT,ATI近年性能王者回顧
在正式介紹Radeon X1900XT顯卡之前,我們不妨一起來重溫ATI近年來旗艦級高端顯卡的發展之路。
◎ Radeon 9800XT
核心代號為R3**系列顯卡可以說是ATI賴以成名的經典之作。從Radeon 9700 Pro、9500直至後來的9550等,都成為幫助ATI 05年順利登上零售市場NO.1的最大功臣。而其中代表R3**系列中的最高性能R9800XT更是當年AGP玩家的終極夢幻裝備。
2003年10月發布的R9800XT擁有八條像素處理管線,採用改進後的R360核心,相比同時期NVIDIA的FX5950Ultra在大多數測試都要勝出。作為ATI當年的旗艦級產品,售價達到5899元的9800XT絲毫不比如今的1800XT遜色。
◎ Radeon X850XT PE
進入2004年後,雖然ATI 基於R420核心的16管線 X800系列性能同樣不弱。但由於NV 6800Ultra較前一代FX5950有近一倍的提升,尤其在率先引入SM3.0、SLI等技術,使得X800與6800Ultra相比多少感覺稍有不敵。
然後就在04年底,ATI再次推出了一款X850XT PE,雖然核心架構上與X800相比沒有多少改進。不過憑藉著工作頻率的再次提升,ATI還在04年末保住了3D性能之王的榮譽。當然,物以稀為貴的X850XT PE售價也曾達到了近6000元。
◎ Radeon X1800XT
雖然從9800XT的AGP成功過渡到X850XT PE的PCI-E時代,但高端產品的架構方面ATI仍然沒有更本的改變,這也逐漸成為制約A卡規格、性能繼續提升的主要障礙。因此,採用全新核心架構X1000系列顯卡應運而生。
在X1800XT發布之前,其管線數量成為關注最多的話題。對於當時NV已經發布的24管線7800GTX,不少人猜測ATI會將1800XT管線數量設定在24/32條左右。不過最終的正式發布的X1800XT只有16條像素渲染管線,這也出乎了不少玩家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