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節風俗作文400字
2024-07-09 11:06:45 1
【篇一】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起源於唐朝時期,那時,以賞月為中心。到了清明時期,成為「民俗大節」。
中秋節的地位僅次於春節。中秋節為「花好月圓」之時。人們從天上的月亮想到了人間的團圓。因此,中秋節在古代被稱為「團圓節」。人們嚮往著團團圓圓。團圓對於中國人來說是生活中的理想。「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中秋節十分重視親情的培育與表達,對於促進社會和諧有著不可替代的好作用。
我很喜歡中秋節。每當到了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就要團團圓圓在一起賞月、吃月餅和看《中秋晚會》。今年的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大家說說笑笑,可開心了。那天的月亮雖沒有往年的中秋節那麼亮。不過,也挺美的。月亮時而像一位害羞的美少女,風哥哥誇她幾句,就躲到雲層後面,蒙上一層細紗,顯得更加嬌氣,真迷人。時而又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把臉露出來偷看我們過節呢!我看了,禁不住哈哈大小起來。爸爸聽見了,問:「你笑什麼呀!」我故意神秘地說「秘密。」
怎麼樣,聽完我的介紹,你對中秋節了解了嗎?
【篇二】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現代每家每戶都吃月餅賞月了。
中秋節的晚上,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妹妹出來看月亮,我看到了月亮不禁想起一則神話故事:傳說嫦娥偷吃了仙藥,導致她在冷宮裡和玉兔生活。突然,一片燈籠從眼前飛過,我問媽媽:「那是什麼?」媽媽回答:「那是孔明燈。」媽媽還告訴我孔明燈是諸葛孔明發明的,諸葛孔明被敵人包圍,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系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
從那次以後,世世代代都在中秋節放孔明燈,並在孔明燈上寫下自己的願望以實現自己的心願。
媽媽幫我買了孔明燈,我在孔明燈上寫下自己的願望,我把蠟放在孔明燈上,讓爸爸點燃,點燃以後我把手鬆開,讓孔明燈飛起來,把我的心願也帶走。
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家人都要一起吃飯,賞月,放孔明燈,吃月餅。但是,有很多人在遠方打工無法回家團圓,如果是我,我會思念母親對我的愛,我還會非常孤獨。
這就是中秋節的習俗,中秋節從古代流傳到現代,現在國家把這一天定為法定節日,讓我們去了解國家的習俗,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