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垛油菜花作文五年級
2024-08-04 09:10:10
導語:男人不喜歡女人抽菸,他們不知道,每個抽菸的女人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千垛油菜花作文五年級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千垛油菜花作文五年級1
禁不住油菜花那馥鬱芬芳的誘一惑,我又一次來到了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油菜花海」的千島菜花地觀賞了。
只見無數個四面環水而生長著繁密菜花的田畦,恰似一個又一個金色的小島,在清澈的碧波中微微的浮動;一個區域面積不足十平方公裡的垛田,一道又一道曲曲彎彎的河溝,儼然布下了古代「八卦陣」一般。蜿蜒曲曲的小河泛著銀光包圍著金色的田畦,編織成一圈又一圈美麗的金銀相交的絕色花環。河網縱橫交錯,田畦星羅棋布,一片一片的油菜花,猶如水中的金山,美不勝收。只見垛浮在水上、水流淌於垛中。過去,這裡下地靠划船,耕種靠人力。近年來隨著高效觀光農業的發展,這裡的農民在zheng府的組織下,家家戶戶在小的只有幾平方米、大的也不過幾十畝的垛子上種植了油菜,每到春天,放眼一望,萬畝金黃。只要你一入垛田,一股清淡的幽香就會撲鼻而來,整個人像是掉進一簇簇盛開的菜花叢中,並被水緊緊地纏繞著,十分有趣。為此,慕名前來觀光休閒的遊客絡繹不絕。
坐船到千島油菜花海腹地的賞油菜花,就是最快樂的事情。輕舟小櫓,滿船歡笑,兩岸的油菜花散發的一陣又一陣的清香,從鼻孔慢慢鑽進肺葉,沿著柔和的血脈一點一點地沁入兩肋,又一陣一陣地散出小腹,美美地在全身打圈,好不痛快。船靠岸,只見無數遊客,有的登塔遠望、有的鑽入花叢,隨著相機「咔嚓、咔嚓」的聲響,用鏡頭去追尋大地春一色,撫一葉花一瓣,嗅一縷花香,掬一捧清水,在花海花香裡迷醉,心靈盡情地在這金色的海洋裡放縱。
在油菜花海的中央,有一座四層的觀景塔,直徑有十來米。層層而上,從高處看垛田油菜花,大地上金黃一片,從腳下向遠方伸去,熱烈、奔放、火一辣。一條條河溝把它們切割成各種幾何形狀,長方形的,正方形的、圓形的、弧形的應有盡有,特別入眼。各種圖案的油菜花一塊塊飄在水裡,象是養在水裡的盆景。讓原生態的「千島油菜花」,更顯氣勢恢宏,風光無限。放眼遠望,各種圖形的垛田漂在水上,齊刷刷地站滿油菜,一簇簇金黃的油菜花交頭接耳地靠在一起,如一群嘰嘰喳喳的黃花少女,喋喋不休地說著閨閣的心事。走近油菜花,只見一莖青梗,五六個枝杈一齊向上,整整齊齊地圍攏在一起,各自頂著金色的桂冠。像一群成熟的美麗少女,亭亭玉立在我們的面前,飄溢著陣陣清香,猶如神芬仙馥,沁人心脾。一位遊客激動地說:如此美麗的碧水和金島的完美組合,讓這油菜花海顯得更加的有層次、有姿色。在唐詩三百首中,一直沒有找到自己比較喜歡的描寫油菜花的詩句,唯有唐朝詩人齊己寫過的這兩句可以合我的胃口,「吹苑野風桃葉碧,壓畦春露菜花黃。」歷代怎麼就沒有人寫過這河溝抱千島、碧水蕩黃花的美景象呢?
微風吹過,黃花舞動,如美一女揮動花束在歡迎我們的到來,那細小的、黃黃的花粉紛紛揚揚,駐足在我的頭髮上,衣服上。沐浴在這香噴噴、甜絲絲、亮瑩瑩的花粉精靈中,實在讓人心曠神怡。我來千島油菜花海好多次了,可從沒有今天的這般感受。黃黃的油菜花,靜若清池、動如漣漪、幽香沁脾。不由你不聯想到風姿綽約卻又不與眾香爭豔的女人,春風得意但決不咄咄逼人佔盡滿園春一色。千島菜花,一片浩淼的花海,裡下河水鄉的油菜花海。一個花的海洋,一個水的世界,水為花動,花為水開,花和水相互依偎,仿佛是相守的戀人,沒有波瀾壯闊的激|情,一切只在默默無言的守護中。
自然,是一本博大的線裝古書,她的深邃與優美,經過歲月的積澱與流芳,歷史、自然和人文融為一體,放飛了多少的心靈與歌唱的同時,也培養了無數的審美情趣與人格精神。俗話說:「仁者愛山,智者樂水。」我非智者,但我愛垛田這片土地。春風一諾花滿河,油菜花開滿地金。在美麗的千島菜花地,多想躺在這油菜花叢,寫我的詩、做我的夢,讓黃|色的精靈舞著迷人的清香,相互追逐在我輕一盈的夢幻中,陶冶我的性情,蕩滌我的心胸。
千垛油菜花作文五年級2
微風拂拂,細雨濛濛,水波粼粼,花香甜甜,漿聲悠悠……薄暮靄靄之時,煙波纏繞心間,輕輕合眼,又置身於興化那千垛油菜田間。
去年清明節,我跟隨父母來到江蘇省興化千垛景區。此時提筆,往事仍歷歷在目。我曾不情願路遠迢迢只為賞那鄉野的油菜田,殊不知踏上那片土地的瞬間,便步入了仙境。
還未到達目的地,便遠遠地望見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盛開在垛田之間,宛在清水中央。早春的些許寒意中,瀟瀟細雨與清風纏綿,夾雜著淡雅的花香,氤氳了四周的空氣,讓人的靈魂不覺中若即若離。極目遠眺,仿佛觸見了歷史長河中這片土地的點點滴滴。
相隔1200多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沼澤草地,荒無人煙,宋金戰爭時,金國元帥金兀朮就在這離嶽飛大營(今昭陽)九公裡的草地上安營紮寨,為了防禦嶽家軍,就在中軍帳四周開挖八卦形戰壕,逐漸向外圍重重開挖,把開挖的泥土堆成土丘、土圩,作為防禦屏障。
後來,經過江淮上遊長年累月的衝積,當時的戰壕都變成了水溝,土丘、土圩卻成了四周環水的小島。在泥土缺乏的澤國,先民們從水下取土,一方一方使其堆積成垛。陽春時節,金黃的油菜花盛開於千百垛田之上,猶如一朵朵祥雲飄舞於水面,又似一片片流霞散落在人間,煞是壯觀。
乘斑駁的烏篷船遊蕩在垛田間,任由頭扎紅巾、身穿青衣、靜立船頭的船娘輕輕點篙、悠閒搖櫓,只聽見船槳與流水的細聲呢喃。穿梭於花海之中,眼前沒有熙攘的人群,耳邊沒有繁世的喧囂,有的只是蕩滌心靈的安寧與祥和。「河有萬彎多碧水,田無一垛不黃花。」蜿蜒交錯的河水百折千回,水面上古色古香的木橋與周圍的菜花相映成趣。此時此景,我的身邊仿佛已坐滿文人騷客,要與我對酒當歌,一試高下呢。
鑽出船艙,漫步於花間小路上,雨如織般細密地下著,撐起一把花折傘,便隱沒進了半人多高的油菜花海裡。踩著溼潤的泥土,還能嗅到淡淡的芬芳,隨風搖曳的花香細聞不見,卻在不經意間沁人心脾。輕踏上木橋,腳下河流輕淌,只見「船在水中行,人在畫中遊」。遠處的水車如歷史的車輪般緩緩旋轉,揚起清澈的水花,似乎在訴說著滄海桑田、動情過往。
興化千垛油菜田是那般如詩如畫、似夢似幻,讓人戀戀不捨。揮手告別之時,心中已溢滿沉醉和喜悅。
千垛花海的大美景色,我願終生難忘,還要載著這份記憶雲遊四方。興化,等我再次回來時,別忘叮嚀那細雨再和我一同徜徉。
【拓展閱讀】
千垛景區
千垛景區又稱:千島菜花。是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江蘇省四星級鄉村旅遊點。千垛景區以「垛田」特色地貌享譽全球。
「垛」是裡下河地區獨有的一種農業景觀。據史料記載,形成於750年前。在泥土缺乏的澤國,勤勞智慧的興化人民在湖蕩沼澤地帶開挖網狀深溝或小河的泥土,一方一方使其堆積如垛,成為了可以耕作的垛田,形成了具有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價值的興化垛田奇觀。由於垛田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尤其適宜種植瓜果蔬菜,上世紀50年代,便有了「垛田油菜,全國掛帥」之美譽,因蔬菜品種全、產量高,垛田又有「蔬菜之鄉」的美稱。在《舌尖上的中國》中,垛田出產的「興化龍香芋」一舉成名,芋頭燒肉、蟹黃豆腐等水鄉特色美食令人食指大動。
每年清明時節,千垛景區四面環水的「垛田」上長滿了金黃色的油菜花。一幅「油菜花開金滿地」的壯闊美景,吸引了眾多前來觀光的遊客。「河有萬灣多碧水,田無一垛不黃花」正是興化垛田菜花的真實寫照。如今,千垛景區荷塘綠意更勝,更有另一番浪漫光景。春去秋來,在這千垛田間,見萬壽菊花,黃葉紛飛,妍麗雍容,在重陽雨後,正值菊黃蟹肥時,看萬花黃透,品水鄉河蟹,真可謂美不勝收。入冬時節,看千垛景區蘆花飛雪,葦絮悠然飄飛,彌天蓋地,景色更是迷人。
發展歷史
相隔1200多年前東旺還是一片沼澤草地,荒無人煙,宋、金戰爭時,金國元帥金兀朮就在這離嶽飛大營(昭陽)9公裡的草地上安營紮寨,為了防禦嶽家軍,就在中軍帳四周開挖八卦形戰壕,逐漸向外圍重重開挖,把開挖的泥土堆成土丘、土圩,作為防禦屏障。由於江淮上遊衝積泥沙逐漸使西、南、北地形不斷增高,而江淮腹部成了鍋底凹,經三水匯集此地,水位增高,使一個古戰場遺蹟不復存在,當時的戰壕都成了水溝,土丘、土圩卻成了四周環水的小島,變成了澤國之鄉,後經歷代勤勞人們的不斷開發,千垛景區就這樣形成了。
千垛景區
沼澤、草地、古戰場不見存在,卻還有一些遺蹟可以證明,現如今的「八卦田」就是當時的中軍帳,「關溝」是中軍帳的關口,「增塘」是中軍帳用水的塘(原叫「深塘」),「邊溝」是外圍的第一道防線,與金兀朮金字有關的,如「金家溝」、「大金溝」、「小金溝」等。
千垛景區,位於江蘇省興化市缸顧鄉東旺村東側,總面積近萬畝。
人們置身於一望無際的千垛菜花間,感受隨風而來的醉人菜花香,有心曠神怡之感、美不勝收之慨。
景區美景
據史料記載,千垛景區的自然景觀形成於750年前。隨著當地政府加大投入,興建了觀光塔,鋪設了木棧道,配備了水上木船,形成了觀光旅遊景區,每年都吸引無數中外遊人前來踏春賞景。